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使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人...

材料:“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使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追求,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铮铮誓言,也是衡量司法工作成败的关键标尺。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维护公平?

(2)守护正义,司法机关和公民应怎样做? 

 

(1)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公平有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2)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公民要做有正义感的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解析】 本题考查公平正义。 (1)题干要求分析“为什么要维护公平?”,分析题干可知,应从“公平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所学,可从“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两个方面进行概括。 (2)分析题干可知,解答时要分别从“司法机关”和“公民”角度分析守护正义的具体措施和行动。司法机关角度如:严格遵循诉讼程序,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公民角度如: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放学路上,中学生小杨看到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正在围殴自己的同学小风,小杨奋勇上前与他们搏斗,结果两人都被打成重伤。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 面对非正义行为要避而远之

B. 不顾一切同犯罪分子做斗争

C. 未成年人没有能力维护正义

D. 维护正义要有方法、讲策略

 

查看答案

截至2018年7月31日,全国法院已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超过4936万篇,总访问量超过180亿人次;全国法院已在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超过122万件,网站访问量超过83亿次。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司法公开

①可以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②可深化司法制度改革,保障司法公正

③浪费国家大量人力物力,多此一举      

④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提升司法公信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格局,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这一举措

①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②有利于维护残疾儿童的合法权益

③将消除社会上的一切不公平现象      

④有利于保障残疾儿童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追寻着公平的理想。 当今时代,公平问题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们崇尚公平,是因为

①公平是社会稳定的“ 天平”         

②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③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④公平的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同样的权利和机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城乡居民在交通事故中的“同命同价”,在人大选举中的“同票同权”,以及工资支付时的“同工同酬”,三项权利不约而同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文本中集结。这表明

①立法能杜绝社会上不平等现象

②平等体现在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③弱势群体都得到了特殊的关照       

④平等从理想向实际又前进了一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