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

材料一  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教育差距: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城乡消费差距: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材料二  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摒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为统筹城乡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3)说说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反映了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的问题。 (2)①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②实施“两免一补” ③实施种粮补贴制度 ④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⑤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⑥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⑦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 (3)①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 ②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③有利于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 (1)从材料一中居民收入差距、教育差距、城乡差距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的问题。 (2)本问考查为统筹城乡发展国家采取的重要举措。学生可围绕施“两免一补”、实施种粮补贴制度、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角度组织答案。 (3)本问考查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学生可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角度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对家乡的发展十分关注,经常上网搜索相关材料。让我们摘录两则,共同分享。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中,共建强调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治强调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材料二2018年7月4日,安徽省明光市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经审议和投票表决,决定任命陈松同志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陈松在发言时表示,要做到真心为民,当好公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阅读上述村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共建、共治要求发挥哪些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2)“做到真心为民,当好公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政府的形象和宗旨分别是什么?

(3)公安机关、环保部门、教育部门在社会治理中的主要职责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两会”的召开是中国凝聚民智共谋发展的重要途径,彰显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和光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国是真正有底气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以蓬勃发展的成就和一往无前的活力,让世界看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力量。

(1)为什么说“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国是真正有底气的中国”?

材料二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

(2)“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这对建设法治中国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听证”一词,人们并不陌生。近年来,立法听证、行政处罚听证、价格听证等不时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各种听证会无不与群众息息相关,通过听证,让更多人真正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中来。

同学们在上完第二单元第二课《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这一课后就参与公共事务(或民主生活)展开热烈讨论,请你参与并辨析: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意义大。

我们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参不参与公共事务没关系。

 

查看答案

中国将成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根据联大刚刚通过的决议,未来3年中国承担的联合国会费和维和摊款均将大幅增长,承担12%的会费、15.2%维和摊款。这说明我国

A. 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B. 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C. 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D. 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主导

 

查看答案

“沐浴政策的阳光,走在小康的大道”。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蓝天。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政府关心、帮助弱势群体采取的措施有

A. 国家实施“两免一补”,确保义务教育落实

B. 实行“低保”制度,切实保障城乡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

C. 实行法律援助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D. 实行廉租房制度,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