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7年2月16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奚晓明受...

2017年2月16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奚晓明受贿案,对被告人奚晓明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奚晓明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经审理查明:1996年至2015年,被告人奚晓明先后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副庭长、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务和工作中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案件处理、公司上市等事项上提供帮助,认可其亲属收受以及本人直接收受相关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14亿元。

从宪法的角度谈谈该案例对我们的警示。

 

( 1 )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 )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3 )任何公民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利,滥用权力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4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5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行使,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材料中的奚晓明身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务和工作中形成的便利条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私利。这是滥用权力的表现。从宪法的角度看,警示我们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任何人,尤其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只要学生从权力的运行需要制约和监督、宪法规范权力的表现的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天,某法制媒体就“公民对宪法知多少”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下面是某记者对市民张象涛的随机调查情况。记者:“你知道宪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吗 ”张象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记者:“你对宪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吗 ”张象涛:“了解的不是很多。”记者:“你觉得宪法和咱们老百姓的关系密切吗 ”张象涛:“和咱老百姓的关系肯定是密切的,但具体说不太清楚。”

(1)假如你是记者,请你告诉张象涛,宪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2)请你列举:请你写出我国现行宪法的组成部分。

(3)立法的价值取向

 

查看答案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以下做法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的是

①宪法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②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③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 

④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网络反腐”成为一大热词,“小鼠标大力量”,上至副部级官员、下至深圳“20亿身家”村干部,一批“老虎”“苍蝇”先后被打倒。这说明

①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②保证公民的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③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④网络反腐是公民行使监督权力的唯一途径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12月4日是第二个“国家宪法日”,当天,全国许多中小学校进行了宪法晨读活动,开展宪法教育活动是因为(  )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C.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全部权利和义务

D. 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制度

 

查看答案

宪法至上,法治才有权威和尊严。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