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称,“启动废止收容教育制度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废止收容教育制度理由之一就是有悖宪法精神。这说明
A. 宪法制定修改最为严格
B.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C.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 宪法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018年是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7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人权,人权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由此可见,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A. 实现人的完全自由
B.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C. 人民当家作主
D.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材料一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刚刚揭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
材料二2018年10月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亚瑟·阿斯金法国科学家杰哈·莫罗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以表彰他们对激光物理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思考:以上各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给我们放飞青春梦想,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带来哪些有益启示?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妤生产坐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专门即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圄绕打妤污染防冶攻坚战,生态环境部梳理出“7十4”行动,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来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7场标志性重大战役;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意见,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避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某兴趣小组准备搜集相关材料进行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欲了解我国环境问题,兴趣小组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2)我国是基于怎样的环境状况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开展“7+4”行动的?
(3)“建设生态文明”“避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国策战略或发展理念?
材料一 圣诞节期间,大大小小的商场都在显眼的位置摆放了圣诞老人和圣诞树,商场、超市的服务员戴上了圣诞帽,各种圣诞卡通图片及其他装饰物随处可见,一些商店门前的玻璃窗上也喷上了吉祥喜庆的圣诞节图案,整个大街都被洋节日“圣诞节”的气氛所笼罩着。不仅是圣诞节如此,国外的情人节、感恩节等“洋节日”,每年都十分红火,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七夕节”“重阳节”等节日却显得冷冷清清。
材料二 温州的校长们曾经收到了一条教育局有关“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的通知,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抵制圣诞,西北某高校封校抵制圣诞……该不该过洋节,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过洋节是否是文化媚俗,如何在传统文化节日中重拾文化基因、找回文化自信,每每在节日来临之际,这样的讨论就会不绝于耳。
请你对是否应该“过洋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九年级(一)班开展以“青少年微信使用情况”为主题的探究性实践活动为此,同学们进行了社会调查,搜集到以下资料,请你参与。
(问题探究)
资料一 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在微信中质疑解惑、交友聊天,拓展了交往空间和学习领域。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购物或者支付话费)。有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一些骗子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成功获取被害者的住址、家庭成员等信息,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徽博、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来源都是可靠的。
(1)请你围绕主题,根据资料一,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①我发现的问题:
②我对该问题的分析:
③我的解决方案:
(依法维权)
资料二 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
(2)请依据资料二说说,网络诈骗主要是通过侵犯公民的________权,进而达到侵犯其______权的目的。
(3)请结合资料二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选择,才能维护自身的上述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