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积极参加“泉城小义工”活动。他和小义工们一起清除社区小广告,宣传节水保泉的意义……
向浩然同学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做?
近年来,青少年之间的欺凌侮辱、敲诈勒索等校园暴力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据报道,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是主要原因,占55%;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公共机构,培养远离暴力、热爱和平的学生是应有之义。
有学生认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一种“小过错”,只要手下“有数”就行。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理由。
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奥斯特洛夫斯基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你归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翻开宪法序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清晰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国家根本法上留下了辉煌篇章。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维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权威地位,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就一定能越走越宽广,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维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权威地位,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与北大师生亲切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习总书记深刻指明了广大青年应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运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学知识,谈谈应该怎样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梁俊老师坚信: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于是,他尝试唱着古诗弹着琴,一首一首把它记录下来,为大山中的孩子们谱写了一本最棒的教材。
你打算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