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底线伦理。以下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有
①上车、购物、买饭只要有两人以上就主动排队
②在影院观看电影时保持安静
③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④饲养宠物不影响他人生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集体与个人”展开了讨论。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
B.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
C. 维护集体利益,必然会损害个人利益
D. 在集体生活中,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集体纪律
近年来,我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国际、地区会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些壮举说明中国
A. 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
B.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 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国际地位得到根本改变,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2018年10月25日,庆祝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3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指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是反“独”促统的一面旗帜,是凝聚海内外同胞的桥梁纽带,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这说明
①我国已经根除了“台独”分子的生存空间
②我国已经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③维护祖国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利益之所在
④我们有信心实现祖国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都市快递员忙碌的身影,汽车维修工娴熟的技艺,大厦保洁员吊在百米高空为大楼“美容”的无畏……每年5月1日,“劳动”成为联结千千万万人的中心意象。我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理由是
①劳动既有分工之别又有高低贵贱之分
②劳动不断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劳动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依靠
④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由全球95个国家的1 360名科学家联合研究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人类活动已使地球上约2/3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人类的生存前景十分严峻。自然资源枯竭的表现有
①物种减少
②土地荒漠化
③水资源短缺
④空气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