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校筹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下面是展览的一角,请你完成以下任务。成就报道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 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 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
(1)从上述事实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新闻快递“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掷地有声的话语,宣示了未来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中国愿意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与“便车”。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材料一: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打响,美国放出大招,对中国高端技术产品禁止销售。突然之间,“缺芯少魂”成为当下中国科技和信息技术领域最热的词语。 遭遇芯片危机,再一次让掌握核心科技的声音响起。
材料二:2016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成为面向未来30年推动创新的纲领性文件。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基本国情,谈谈党和政府如此重视创新的理由。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修正案中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一处表述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生态文明”、“美丽”历史性地写入宪法说明了什么?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当选国家主席习近平手按宪法郑重宣誓,承诺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宪法宣誓突显了我国宪法怎样的法律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下表是该法律的两条: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1)以上法律条文分别维护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2)青少年应如何践行这些中华传统美德?
据统计,2015年启动“天网行动”以来,已经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4058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800人,百名红通人员52人,追回赃款近百亿元人民币。 这表明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惩治腐败分子
③惩治腐败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④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有
①人一旦违法,必将受刑罚处罚
②要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③抵制不良诱惑,约束自己行为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