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犯罪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犯罪是社会危害性大,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材料二: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要学会依法自律,防微杜渐。

材料三:2017年7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徐玉玉案”被告人陈文辉等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公开宣判,被告人陈文辉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怎样才能预防犯罪、防患于未然?   

(3)结合材料三回答,法院对陈犯的判决中哪是主刑?哪是附加刑?

 

⑴ ①刑罚或刑事处罚或刑事处分。②A .严重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 ⑵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应拒绝不良行为,明确是非界限,不入生活中的“雷区”。 ③应树立法治观念,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⑤认真学法,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 ⑶无期徒刑属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属附加刑。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①犯罪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刑罚或刑事处罚、刑事处分。②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三:A .严重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从材料中“防微杜渐”一词可以看出,要预防犯罪,就要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应拒绝不良行为,明确是非界限,不入生活中的“雷区”;③应树立法治观念,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⑤认真学法,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如果学生回答的是具体情境下的具体做法,也可以酌情给分。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的能力,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等。材料中陈文辉被判处无期徒刑属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属附加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学生小李是玩电脑的高手。一次,为了验证自己的技术实力,他破译了某证券公司的保护程序密码,并修改了网络主页上的数据,在短短的一小时使证券公司损失了几百万元,并一度造成证券公司的混乱。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迅速侦破了此案,小李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1)小李为什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在网上,还有哪些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你长大想做什么?”“我想当科学家。”这样的对话,曾经常常出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想当科学家了。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大学生使命担当调查研究报告》显示,580-/0的大学生希望成为职场精英,仅有15%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流专家。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科技研发责任重,不如职场当精英

B. 科研投入当增加,中心工作属于它

C. 职业选择虽多无,国家价值应为先

D. 当代青年缺担当,责任意识需加强

 

查看答案

学校食堂打饭时要自觉排队;观看电影时,不要大声喧哗。以上说明

A. 社会公共秩序只有靠强制命令才能维持

B. 社会公共秩序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的

C. 社会公共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D. 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秩序是自然形成的

 

查看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社会,谈论一些社会话题。下列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②社会生活是复杂且充满危险的,应少接触

③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丑恶的东西,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④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我们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8年9月相关媒体报道:最近央视曝光了多起台湾间谍反大陆学生的案件,不少优秀的青年学子主观上并没有出卖国家利益、甘为旁人帮凶的主观意愿,但因为不设防或者本身思想价值观方面存在问题,很容易被攻破,不知不觉中陷入各色陷阱中,客观上成为人民的罪人,这是多么令人痛彻的领悟。时时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不是口号,而是必须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践行。维护国家安全,就要做到

①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②严守国家机密    

③积极配合协助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    

④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