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2017年4月1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制...

材料一 2017年4月1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制定的《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奖励办法》正式公布并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对防范、制止间谍行为或侦破间谍案件发挥特别重大作用,贡献特别突出的线索,给予10万至50万元奖金”。

材料二 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构建了多位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为我们深入推进国家安全工作、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行动指南。

(1)制定这一奖励办法的理由有哪些?

(2)我国将怎样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3)除了举报间谍行为外,我们中学生还能为维护国家安全做些什么?

 

(1)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③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④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制定奖励办法的行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表现,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2)①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②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③我国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3)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等等。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国家安全的认识,题文中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制定的奖励办法,是为了鼓励公民积极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所以理由从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法律义务、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家怎样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掌握,根据所学,从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学会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学生怎样维护国家安全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为维护国家安全建言献策、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举报、学习各种关于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善于辨别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说明了什么?有哪些表现?

(2)你应如何对待网络中的这一现象?

 

查看答案

有人说:“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但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充斥着不良的信息

B. 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C. 网络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杜绝接触网络

D. 网络信息不可信,都是骗人的

 

查看答案

“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能容忍外国企业干有损本国国家利益的勾当。”这是因为

①每一个国民都是爱国的

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对责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

②在社会生活中,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④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3月,上海一位11岁男孩打开了没有拨乱密码锁的ofo共享单车,在上海市浙江北路天潼路路口,被卷入大巴车下丧生。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在道路上行驶的驾驶人,必须年满12周岁。这个案例警示我们

A. 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他律

B. 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去敬畏和遵守社会规则

C. 规则任何时候不能改变,我们必须坚守

D. 现在所有规则均已过时,我们不必遵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