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预防犯罪)某中学学生连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后来又沉迷于网络,他...

(预防犯罪)某中学学生连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后来又沉迷于网络,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八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方刺致重伤,最终连某受到刑罚处罚。

(1)指出上述案例中,连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谈谈怎样让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

(3)针对此案例,请你给青少年朋友写两句警示语。

 

(1)偷家里的钱发展、偷别人的手机,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用利器把对方刺致重伤属于犯罪行为 (2)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解析】 (1)解答此问,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连某的违法行为,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根据所学知识,一般违法行为是指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因此材料中连某偷家里的钱发展、偷别人的手机,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用利器把对方刺致重伤属于犯罪行为。 (2)此问属于做法类问题,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一般。根据所学知识,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就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如果学生回答的是具体情境下的具体做法,也可以酌情给分。 (3)设计警示语,要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力求言简意赅。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曾表示:“我们这批受到希望工程资助的孩子是非常幸运的,所以必须感恩,并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多做一些好事,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关心社会,我们可以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②体谅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③追求个性,我行我素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发现颁奖仪式上的中国国旗错误,并提出抗议。奥运会执行官马上改正。中国代表团的做法是

①小题大做的表现                    

②将国家利益视为最高利益的表现

③引起关注,抬高知名度的表现         

④维护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表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漫画说明国家利益包含

A. 安全利益    B. 政治利益

C. 经济利益    D. 文化利益

 

查看答案

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这段话说明的道理是

A. 国家利益至上的特点

B. 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C. 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相互促进

D.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

 

查看答案

某学校组织团员学生一起去社区捡垃圾,小明不愿意参加。她说:“我的家不在这个小区,况且垃圾也不是我丢的,参加这个活动对我没好处。”如果你是组织者你要怎样劝说他

①参加公益活动能获得崇高的荣誉 

②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

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④承担责任应该不言代价与回报。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