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我们一起走过——聚焦脱贫攻坚)《我们一起走过》第十二集《一个都不能少》聚焦脱贫...

(我们一起走过——聚焦脱贫攻坚)《我们一起走过》第十二集《一个都不能少》聚焦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和巨大变迁。以“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地区都不能少”“一个人都不能少”为线索,通过讲述云南独龙族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广东对口帮扶贵州毕节、湖南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点滴实践等一个个生动故事,呈现40年间,中国大地上动人的扶贫故事。

(1)请从“共享发展成果”角度,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2)“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党和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帮助云南独龙族脱贫(发展)?

 

(1)以上材料体现我国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党和政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我们应积极参与,人人尽力。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实施扶贫纲要、兴边富民政策、社会扶贫等。 【解析】 (1)题文中的《一个都不能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我国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党和政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本问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回答本问需结合《一个都不能少》的具体内容组织答案。如制定实施扶贫纲要、兴边富民政策、社会扶贫等,符合题意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一起走过——聚焦生态文明) 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1)党和政府要求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你认为原因何在?

(2)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查看答案

(我们一起走过——聚焦复兴之桥)

材料一、2017 年 12 月 21 日,广东省在珠海召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车辆通行收费标准听证会,就定价方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港珠澳大桥从酝酿到批准建造,从建造中的每个环节乃至通车后票价的决定,无不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每座主桥均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青州航道桥塔顶结型撑吸收“中国结”文化元素,将最初的直角、直线造型“曲线化”,使桥塔显得纤巧灵动、精致优雅。

(1)材料一体现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哪一方式?

(2)我们应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3)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吸收“中国结”文化元素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并说明理由。

(1)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因此,我们必须横下心来深化改革。

判断

请说明理由:

(2)我国是继美、日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发明专利拥有量超百万件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高铁制造、核能装备、智能终端、无人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不断突破,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某校九一班的学生小李说:我国的科研成果喜人,可见我国的总体科技水平已经遥遥领先了。

小李的说法对吗?

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A.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12日,某网站刊登了《一中原则是我处理台湾问题一贯立场》一文。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一国两制”的构想在台湾已经变成现实

C. 我国政府坚决捍卫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实现“和平统一,两岸一家亲”,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