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7年12月13日,河北一网民在网络上发表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言论,被公安机...

2017年12月13日,河北一网民在网络上发表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言论,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15天。这告诉我们(   )

A. 网络信息无法辨别

B. 个人信息容易受侵犯

C. 网络造谣必须负刑事责任

D. 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D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遵守社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题文中网民发表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言论,侵犯了死难者的名誉权,是违法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作为中学生,要增强规则意识,在上网过程中要遵守道德和法律,D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B在题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网络造谣必定违法,但不一定犯罪,只有触犯刑法才会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排除ABC,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启示我们

①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要学会欣赏他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快递员剐蹭轿车被扇耳光;保安劝离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冲突,就骂脏话、扇耳光、殴打人,简单粗暴处理。“得理不饶人”“无理赖三分”,小事情往往诱发了大矛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①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侵犯自己的利益可以采取一切措施反击别人

③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

④做错事情就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2017年11月,某城区正式启用一批抓拍设备,专拍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这样做的原因有

①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②保障行人的通行安全

③维护行人过斑马线的通行权利 

④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则办事等等。根治这些乱象,必须( 

宣传规矩、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

培养规矩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惯

加大立法力度,通过立法来彻底杜绝不守规矩的行为

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守规矩者付出必要代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告诉我们

①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

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④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地实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