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网...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网民可以通过论坛微信等平台建言献策。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②决策的科学化   ③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解析】 结合所学与题文中的背景材料,网络问政,是一种网络协商民主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有利于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因此①符合题意;网络问政保证了在民主决策的过程中有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因此②说法正确;网络问政,保障了公民的监督权,因此③说法正确;在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因此④说法错误。根据以上分析,本题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老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这“三不选”原则表明(   )

A. 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B. 选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C. 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

D. 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查看答案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这表明我国村民委员会实行的选举形式是

A. 间接选举

B. 直接选举

C. 等额选举

D. 差额选举

 

查看答案

材料一:“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传递出一个清晰的态度:从容淡定的中国自信。从容淡定来自对经济全球化大势的判断,自信源于中国自身发展的力量和成就。君不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我们会面临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和阻力。在新的时代取得伟大斗争的胜利、实现我们的伟大理想需要自信的中国人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顽强奋斗、艰苦创业。

“中国自信 民族自信”专题教育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列举两项十八大以来让国人自信与自豪的社会建设成就。

(2)请简要指出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来源。

(3)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如何成长为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查看答案

材料一:“文明靠法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应该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法治,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不文明行为之所以更为刺目刺耳,除了社交媒体这个放大器,很大一个原因也在于,信奉法治者越来越多,公众法治意识在稳步提升。这能从一系列公共话题的探讨中得到印证。面对侮辱烈士名誉事件,鼓励“骂回去”的少了,呼吁为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权立法者多了;看到因延误而大闹机场,一道起哄者少了,认可“黑名单”制度者多了;对于警察执法,更多人能站在公允立场,支持“既不能粗暴也不能宽松软”。对热点话题,公众的探讨越来越不局限在事实浅表,而逐渐向法治层面深入,这是法治意识不断提升的体现,也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涵养法治意识,呵护的正是社会文明。时至今日,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党的十九大报告写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法治,正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不仅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石,也构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提升法治素养”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简要概述公民社会法治意识不断提升的意义。

(2)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生力军,青少年应该如何涵养自身的法治意识?

 

查看答案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今年4月,一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在日本冲绳国际电影节上征服了无数观众,一举斩获“最受欢迎的海外影片”奖。以国粹和最新电影科技“3D全景声”相结合,将电影逻辑和京剧审美独特地贯穿于唱念做打之中,既展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回应了现代社会关切,因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魅力,只要创新方式、创新表达,就能穿越时空焕发新的光彩。

材料二: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的是创造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甚至粗制滥造。现实中,有的地方为制造噱头,在城市发展中奉行“拿来主义”,花了重金却造了“假古董”,形似神不似;有人罔顾事实戏说历史,将其变成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制作雷人的“穿越剧”,内容空洞、毫无营养;还有人打着所谓“回归传统”的旗号,宣扬封建纲常等文化糟粕,颠覆三观、扭曲价值。种种乱象,既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难以让其活起来。实践证明,一味地粗制滥造、盲目地跟风炒作,只会让传统蒙羞。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

(1)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2)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