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

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我校学生会打算举办一次“我与互联网”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信息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在线政务、共享出行、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改善民生、增进社会福祉的强力助推器。

 

如图漫画:

(1)信息一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信息一和漫画共同说明了什么?

(2)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合理使用网络?

 

信息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越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3)青少年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有何意义?

(4)请你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好的亲近社会献计献策。(三点)

 

(1)①信息一说明了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建设。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信息一和漫画共同说明了:网络是把双刃剑。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3)①有利于青少年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有利于青少年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④有利于青少年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①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等等。 【解析】 (1)材料一中的文字和漫画共同向我们说明了网络的两面性。信息一中,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语句“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这说明了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在线政务、共享出行、移动支付等领域”“成为改善民生、增进社会福祉的强力助推器”等,由此可以看出,网络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等等 这些都体现了网络的优势;漫画中,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这是网络交往的弊端。综合信息和漫画,这有力地向我们说明了网络是把双刃剑。据此进行回答。 (2)怎么合理使用网络,是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部分。在回答时,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互联网是传播媒介,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互联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选择有用信息,发挥网络优势;学会辨别不良信息,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我们要遵守网络交往的规则。等等 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 (3)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微公益”行动是关心社会发展、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是公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是公民的道德义务。所以,青少年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等都有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说,从个人角度,我们应该围绕着“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融入社会”等角度说明;从社会角度,对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等等 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 (4)本问考查中学生参与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回答本问,需要我们依据教材知识,结合中学生的能力范围,主要围绕着“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投身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等方面进行说明、组织问题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写出下列古语、俗语所蕴含的道理。

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②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④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查看答案

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很明显,14~18周岁未成年人罪犯中,14周岁人群所占比重已达20.11%,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仅为12.3%。材料告诉我们  (    )

A. 社会戾气在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    B. 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

C. 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    D. 道德法律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

 

查看答案

某中学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围绕“当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请选择解决的办法”对本校同学开展调查活动,结果汇总如下:

解决的办法

请老师、家长帮助

向有关部门投诉

向人民法院起诉

忍气吞声

伺机报复

所占百分比

60%

20%

16%

3%

1%

 

材料所示内容说明该校 (    )

A. 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 大多数同学能认真学习法律常识

C. 大多数同学法治意识不够强

D. 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高,需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

 

查看答案

钱某(女,17岁)以被害人杨某说自己坏话为由,纠集8名在校女生对杨某进行殴打和侮辱,并限制其人身自由长达四天四夜。被害人杨某伤情构成重伤。8名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上述判决结果说明 (    )

A. 青少年犯罪可以不受法律制裁    B. 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

C. 法律只制裁犯罪分子    D. 中学生年龄小,违法犯罪是难免的

 

查看答案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刘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 有期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B. 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死刑

C. 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D. 有期徒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