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8年9月28日至10月28日 第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扬州举办,为广大市民...

2018年9月28日至10月28日 第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扬州举办,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美轮美奂的绿色盛宴。

(美好生活)这个秋天,百万游客来到扬州,只为赴一场园林园艺盛会!

(1)举办园博会为什么要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游客须知)“请您自觉遵守游览秩序,保管好您的个人财物,购票后按指定票检通道有序入园。”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游园为什么要强调“有序”?

(亲近社会)小明和同学们都参加了游园活动,感受江苏园林盛景。

(3)试分析参加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面向未来)扬州已成功申办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扬州的未来更精彩。

(4)请你为宣传这一盛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1)①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③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④完善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维护公共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①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得到验证和应用;②参与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生活的必要条件;③参与公共生活可以使我们学会与人相处,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 (4)宣传标语 如:美丽中国 精彩扬州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共享发展成果的认识,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设问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其次,结合所学,从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回答,即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共享才能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公共秩序的原因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维护公共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参与公共生活的原因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发展能力、促进我们健康快乐成长、使我们学会与人相处,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120年使用寿命的中国标准惊艳了全世界。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与发展的生动案例!粤港澳大湾区正在释放开放力量,昂首迈进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唱凯歌,砥砺前行!

材料二:见图表: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小明看到这则新闻,兴奋地说:只要文脉相通,执守共同的核心价值认同,就能维护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请你对小明观点进行评析。

 

查看答案

初三学生小明在学习“提升法治素养”单元内容时,收集了如下资料,请你参与分析。

2017年徐某等5位未成年人找到九年级女生小婷,对其实施扇耳光、用皮带抽、用水淋、强迫下跪等欺凌行为,为首的蹇某殴打和虐待的最为严重,并拍下殴打和虐待的视频发到网上。法院依法判处徐某等5名未成年人9个月至6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

(1)徐某等人侵犯了小婷的什么权利? 如果你遭遇到校园欺凌,你打算怎样保护自己?  

(2)小明说,我是未成年人,偶尔不交作业,有时玩玩网络游戏,有一些懒散的小毛病,没有大的不良恶习,肯定不会走上犯罪道路;即使做了违法的事情,也受法律特殊保护,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你是否同意小明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一项有关十八岁时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的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的青少年想拥有一间真正独立的房间。这表明青少年特别渴望维护自己的

A. 肖像权    B. 隐私权    C. 生命健康权    D. 名誉权

 

查看答案

王某因开车接拨手持电话被记2分,罚款50元,其行为属于(       )

①缺乏法治素养的表现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民事违法行为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促进和谐,人人有责。下列行为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符的是

A. 关爱留守儿童    B. 维护公平正义    C. 遵纪守法    D. 给同学取绰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