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引发举国关注。这是一场完全...

材料一: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引发举国关注。这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祸”。女乘客刘某因为自己的责任坐过了站,她和男司机冉某发生了争吵,随着彼此的言语升级,女乘客率先动手殴打司机,司机冉某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车中乘客鲜有劝阻,最终导致车辆失控撞断护栏坠入江中,车上共15人无一幸免!

(1)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请你运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相关道理,劝说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肇事者,切勿因小失大!

材料二:类似悲剧不断上演,2018年10月29日上午,北京一辆678路公交车上,一位女乘客称自己坐过站,要求司机停车。司机拒绝了她的要求,这位女乘客突然用手提的整箱牛奶击砸司机的手部。11月4日中午12时23分许,绥德亨通公司驾驶员贺师傅劝导乘客从后门下车,竟因此被围殴……近日,国家集中整治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多起拉拽公交司机案宣判,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2)前世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避免类似悲剧重演出谋划策。

 

(1)①公共生活考验着人的本性,也映衬出社会的文明水平(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准则直接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 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 ③社会公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④社会矛盾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理智对待社会矛盾,不采取过激行为。对出现的社会矛盾如果采取过激行为,给自己和他人都会带来伤害,既不利于问题的顺畅解决,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解决社会矛盾的自信,理性思考,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要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 ⑤维护公共秩序最重要的是增强规则意识; ⑥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任何非法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⑦违法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⑧生命健康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不可替代,也无法,逆转); ⑨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⑩法治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等 (2)国家: ①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增强公民的规则意识; ②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③依法惩处那些不守规则、不守秩序的行为。 肇事者: ①最重要的是增强规则意识,要敬畏规则; ②公民要提高道德修养; ③树立法治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④要关爱生命,保护自己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等。 其他乘客: ①自觉遵守规则; ②不做看客,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能在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进行调解、劝阻、制止等 【解析】 (1)此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进行劝阻。解答此问,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概括反映的教材观点,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根据所学知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属于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种方式。认真阅读材料,女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时,因为自己坐过站,与司机冉某发生争执;冉某作为司机在争执中无法控制情绪,导致车辆失控;乘客中没有人站出来制止这场争执。因此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刘某、冉某、乘客都应对这场悲剧承担责任。从刘某的角度看,没有遵守公交车的规则、不懂得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待人不够友善、破坏公交秩序、严重侵犯司机和全车乘客的生命健康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冉某的角度看,面对刘某的行为,没有合理控制情绪,即不能理智对待社会矛盾,也没有承担好自己作为司机的责任;从乘客的角度看,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因此解决此问,我们可以运用第二课第二框题《参与公共生活》中“参与公共生活,应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留意他人的处境,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第三课第二框题《维护公共秩序》中的“提高规则意识,维护公共秩序”、第思科第二框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敬业的价值观念”、第六课第二框题《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理性对待社会矛盾、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第七课第二框题的“违法要受法律处罚”、第八课“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等知识劝阻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肇事者。只要学生能回答出三点即可。 (2)此问要求为避免此类悲剧献计献策,属于做法类问题。解答此问,要注意从多个角度说明做法。通过认真思考可以看出,要避免此类悲剧,国家、有关部门、肇事者、其他乘客都有责任。从国家的角度看,应加强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从肇事者的角度看,应增强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公共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从其他乘客的角度看,应克服对社会的冷漠心理,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敢于制止非正义行为。只要学生回答的角度多元,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中对某些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赞同的是          

微行为

微点评

对路边跌倒的老人视而不见

是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理的表现

过马路时,闯红灯

②缺乏规则意识,应受刑罚处罚

在课桌上刻画姓名

③破坏公共设施,缺乏社会公德意识

偷看同学日记

④侵犯同学隐私,应受到行政处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8年10月7日,抖音女网红,虎牙直播平台知名女主播“莉哥”(女,20岁)在直播中,公然篡改国歌曲谱,以嬉皮笑脸的方式表现国歌内容,并将国歌作为自己所谓“网络音乐会”的“开幕曲”,结果被上海静安警方抓了,处以行政拘留5日。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①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我们应尊重国歌,维护国歌尊严              

②人们可以利用媒介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创造和传播信息

③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上网必须遵守道德和法律                

④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然走向犯罪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8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5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2018年扶贫日论坛主题为“深化扶贫改革,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工作,是因为

①这有利于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

③扶贫济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④同步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 ①③    B.     C. ①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2018年7月,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反国家规定,编造虚假生产检验记录,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行为被曝光。一批重要官员被问责,长生公司高管高某芳等15人被刑事拘留。从法律的角度看

①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③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   

④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住院费用全额报销——社会救济

B. 全国城乡低保对象达7487.4万人——社会福利

C. 对义务教育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社会优抚

D. 老李积极参加农村“新农保”——社会保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