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8年10 月14 日,女子朱某在镇江新区某公交站上了公交车,她希望...

材料一:2018年10 月14 日,女子朱某在镇江新区某公交站上了公交车,她希望公交车司机(女)帮助她将一摞东西带到姚桥镇给自己的家人,被司机拒绝了。朱某随即在公交车上向其他乘客求助,最终一位张大爷答应帮助她将东西带到车站,此时公交车已停靠好几分钟,后面陆续有公交车按喇叭催促该车离开,司机随即发动公交车。朱某见状认为司机故意为难自己,突然跑向前踢车门,甚至与司机抢方向盘,坐到司机身上进行拉扯。司机为安全起见只能停车报警。后来镇江新区警方到达现场,现场乘客纷纷要求作证希望给朱某以惩罚。11 月2 日,记者从镇江新区公安分局了解到,目前该女子因涉嫌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新区警方刑拘。

材料二:周某某乘坐高铁时强占他人座位且不听工作人员劝阻,被罚款200元并列入铁路黑名单,180天内无法购买火车票。她被网友戏谑为“霸座女”。

阅读上述两则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什么样的现象?

(2)从维护有序的公共生活角度,说说我们青少年学生从两则材料中应该懂得哪些道理?

 

(1)这两个人的行为缺乏社会公德;缺乏规则意识;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会给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带来损害,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会受到人们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等。 (2)①维护公共秩序需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 ②维护公共秩序需要加强法治,依法惩处那些不守规则、不守秩序的行为; ③对公民个人而言,维护公共秩序最重要的是要增强规则意识。我们在自己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要劝阻他人不守规则的行为,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友善。 【解析】 本题考查融入社会生活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据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1)分析材料女子在公共场所行为给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带来损害,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是没有遵守规则,缺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表现;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败坏社会风气;会受到人们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等。 (2)解答此题要注意角度是维护有序的公共生活方面,可从道德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修养;从法律方面加强法治建设,依法惩治不守规则、不受秩序的行为;从公民方面要增强规则、做到自律和他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场公益音乐会网络直播中,中央民族乐团和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用中胡、琵琶和钢琴、打击乐上演了一场中国民乐和西洋乐的完美“对话”,吸引了超过60万人次的在线观看。央视将中国古诗词与中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打造优秀节目《经典咏流传》流行海内外。这告诉我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共同的精神基因  

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创新发展

要尊重外来文化,正确学习和借鉴

要区别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8年9月22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某小学的孩子们在街头义卖亲手制作的爱心月饼,以帮助身患白血病的同学。对孩子们的做法,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 孩子们的做法有利于传播爱心和文明,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B. 孩子们的做法是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

C. 孩子们的做法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友善”

D. 孩子们的做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

 

查看答案

2018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法制日报》记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的形式,对此进行了调查。90%的受访者不清楚国家安全体系,63%的受访者不知道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仅有10%的受访者了解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针对上述调查,给我们的启示是

当下我国公民国家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必须不断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宣传

目前我国公民缺乏国家安全的危机意识,必须把国家安全教育真正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现在我国公民缺乏国家安全的防范意识,必须把增强公民防范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能力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

当前我国公民国家安全意识不强,必须推动广大群众包括青少年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活动中来,让人们树立“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走私毒品、文物、珍稀动植物物种、武器弹药等逃避海关监督的行为,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国家形象,甚至会危及国家安全,最终侵蚀国家核心利益。这表明

A. 对出入关境的一切物品进行监督、检查并照章征收关税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重要标志

B. 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C. 走私的大肆泛滥,会影响国家税收,但不会导致海关职能的虚空

D. 走私违法犯罪活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但不会侵蚀国家主权

 

查看答案

下列对于公共设施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公共设施都有使用年限,需要认真维护

B. 公共设施损坏的原因只有人为恶意破坏

C. 不爱护公共设施会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

D. 损坏公共设施带来不便,影响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