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某校九(2)班同学围绕“情系家乡 关注发展”展开研究性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以...

某校九(2)班同学围绕“情系家乡 关注发展”展开研究性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摘录了《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几则信息:①在2018年里,坚持把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放到经济建设的首位。②实施“技能龙城”建设计划,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③深化平安常州、法治常州建设,保民安、促和谐。

(1)材料一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

材料二:经过半年多的征集、梳理、提炼、评议与修改完善,2018年9月,《常州市民文明公约(修订版)》正式发布,在修订过程中,有22.3万市民参与公约修订版征集和“我最关注的文明10条”投票评议活动。

(2)众多市民积极参与修订活动说明了什么?《常州市民文明公约(修订版)》的发布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近日,常州有网民在朋友圈中发布一则内容十分吓人却经不起推敲的虚假信息,称常州某医院爆发SK5病毒疫情……暴雨水污染严重,少买鱼吃。该内容在朋友圈、微博、论坛转发,不少人信以为真。经公安机关核查,此信息属谣言,两名涉嫌谎报险情、虚构事实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人刘某和樊某被行政拘留。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则案例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

 

(1)①“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体现了“富强”; ②“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体现了“爱国”、“敬业”; ③“平安常州、法治常州建设”体现了“和谐”、“法治”。 (2)说明:广大市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亲近社会;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积极行使监督权,参与公共事务。 意义:①有利于市民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文明修养,涵养公共意识(具体写到有利于个人做到有序排队、遵守红绿灯、车让行人、垃圾分类、以诚待人、文明上网、按需点餐、孝老爱亲也可);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新风,营造文明的社会氛围; ③有利于促进常州文明城市建设,建设更高水平、人民满意的常州全域文明城市。 (3)①要培养媒介批评能力,提高自身解读、鉴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不轻信谣言。 ②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道德观念,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 【解析】 (1)解答此问,要求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概括说明。认真阅读材料,信息①中:“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体现了“富强”;信息②中“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体现了“爱国”、“敬业”;信息③中“平安常州、法治常州建设”体现了“和谐”、“法治”。 (2)此问中有两小问。第一小问:众多市民积极参与《常州市民文明公约(修订版)》的修订活动说明了广大市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亲近社会;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积极行使监督权,参与公共事务。只要学生从社会责任意识、公共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角度进行概括说明,言之有理即可。第二小问:解答意义类问题,要注意多方面考虑。发布这一文明公约,对于提高市民素质、规范市民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营造文明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城市品位有重要意义。只要学生从对公民、对城市、对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说明意义,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3)材料中的刘某二人,利用网络传播虚假消息,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也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警示我们一方面作为网络的受众,要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培养媒介批评能力,提高自身解读、鉴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网络的使用者也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只要学生从上述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收效明显。关注斑马线治理吸引了小华的关注,他通过网络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礼让。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信息二:交警部门推出了一批技术先进、专门捕捉没礼让行人车辆的“电子警察”;交警也强化对“斑马线礼让”的现场执法,并对车不让人的违规行为进行扣分、罚款处罚。

信息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爷爷过斑马线时摘帽向主动停车让行的司机鞠躬,济源的一位小男孩则是敬队礼,都让人心里一暖。

根据上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为斑马线治理理出正确的思路。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朗读者》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新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朗读嘉宾们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演绎一篇篇中外文学佳作,为观众打开了一片璀璨的文化银河,与大众碰撞出不可思议的火花。

(1)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谈谈《朗读者》节目的可取之处。

(2)传承中华文化,朗读经典佳作。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好书或好文,并说明推荐理由。

 

查看答案

一名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的内地女生,发现校园内有该校学生会张贴的“港独”海报,立即撕下“港独”宣传海报,怒斥“港独”学生的所作所为,多数网友对该女生的行为表示坚决支持。该女生的行为

①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②是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③拥有国家安全意识               

④是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应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材料表明(  )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大中小学生都应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③每个公民都要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④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和增强完法观念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雨中为瘫坐地上的老人打伞并求助;为劳累的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小哥设置“爱心冰柜”;热心追问迷路老人并拨打其家人电话……这些凡人善举

①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境界              

②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③体现了“自由”的价值取向            

④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