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2017年2月20日记者获悉,近年来,虽然查处醉驾交通违法行为的力度持续加大,但醉驾交通违法行为人数仍居高不下。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1)醉驾违反了什么法律?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

(2)醉驾“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这说明醉驾要受到什么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两大类?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许多不良恶习;70%左右的犯罪与网络有关,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特别是色情、暴力等内容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容易诱发犯罪;经常在一起吸烟、酗酒的人,可能在烟、酒的维系下结成不良团伙,实施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除此之外,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也可能诱发未成年人犯罪。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与犯罪?

2017年4月7日,一段“福建南安惊现校园欺凌”的视频在网上流传,经调查,该事件发生在一巷子内,视频中被踢打的女生系某校七年级学生赵某,两名打人者并非在校学生。事情起因系赵某与视频中打人者吕某在QQ群里发生口角冲突,进而约在校外理论。当日11时40分左右,吕某纠集黄某等在一巷子内对赵某进行踢打……

(3)如果你遇到类似赵某的伤害事件,你会如何做?

 

(1)刑法。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刑罚处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要杜绝不良行为,有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要及时矫正。 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4)既要勇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虚张声势,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并保护好作案现场;要了解歹徒去向;等等。 【解析】 试题(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酒驾违法,醉驾犯罪,犯罪是处犯刑法的行为,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利武器。(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刑罚处罚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拘役和罚金,属于刑罚处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远离违法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根据所学,从认清犯罪的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只要从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及社会交往渠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下列一些现象:

现象一:在网络上,我们见证了不少反转新闻,“上海女逃离江西”最终证实子虚乌有,“女子救人被咬”最终成了骗捐,“右肾丢失”实际是肾萎缩……每一出新闻反转剧坐实之后,围观者都难掩自己的复杂情绪,裹挟在信息洪流中,看似享受着信息的便捷,实则被信息欺骗。

现象二:信息系统的漏洞和个人安全意识的滞后,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出现了虚假中奖诈骗,虚假票务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网络游戏交易诈骗,冒充官方网站的钓鱼盗号网站、网购、批发诈骗,利用即时通讯平台诈骗,色情交友诈骗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

(1)根据上述现象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2)根据上述现象,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查看答案

在家里,我是孩子,要孝敬父母;在马路上,我是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园里,我是游客,要爱护花草树木……这些事例说明(   )

A. 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是负责任的表现

B. 承担责任是自立自强的表现

C. 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不断变换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D.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

 

查看答案

普通公民应负有的责任是

①位卑未敢忘忧国  ②遵纪守法 ③萍水相逢,扶危济贫 ④偷东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作为子女应负的责任是

①孝敬父母  

②未成年子女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③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  

④用粗暴态度对待父母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近来,由于冷空气南下,我市气温骤降。在我市九州广场附近,记者拦下一辆出租车,“您好,请问到哪?”一上车,驾驶员张某的文明用语就让记者心里倍感温暖。这说明用语文明要求我们

A. 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

B. 与人为善,不恶语伤人

C. 谈吐文雅,不滑稽幽默

D. 尊重对方,不盛气凌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