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题文)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

(题文)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材料二:根据宪法规定,提议宪法修改的有两个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之外,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和其他议案,则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材料一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说明宪法具有什么显著特征?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3)综合两则材料及两个问题的回答,你得出了哪些重要结论?

 

(1)①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普通法律由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所以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一中宪法第五十四条和国歌法第一条的规定,表明宪法与普通法律在内容上不同;国歌法第十五条规定表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效力不同。(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二中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所以认识从宪法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保障宪法的稳定性等方面回答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材料中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以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得出的结论从宪法的地位、效力、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读十九大)

材料一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材料二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宪法的什么原则?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查看答案

2017年3月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开放日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同时,与人民大会堂相距不远的国家博物馆内,观展者如云。《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前,一个红色的箱子静静躺在展柜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这是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使用的投票箱。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进行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全国人民热烈欢呼拥护。游行队伍抬着巨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进入天安门广场时,全场立刻欢腾起来……”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胡兆森老人清晰地记得,模型徐徐打开后,出现八个大字——“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岁月如歌,初心不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愿的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通畅,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因此不断显现新气象、绽放新活力。

(1)国家的一切权力为什么要属于人民”?

(2)根据所学知识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如何实现的?

 

查看答案

(题文)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2)请你为进一步完善“制度”,减少“越位”现象发生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预防权力的腐败 

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防止权力滥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③规范权力的运行对民主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意义 

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设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公民与人民在范围上的关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