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做了明确的规定,给...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做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识了生活中的“雷区”。

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你身边的同学有哪些不良行为?

(2)这些不良行为有哪些危害?

(3)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应该怎么做?

 

(1)①旷课;②夜不归宿;③辱骂他人;④强行索要财物;⑤打架;⑥赌博;⑦偷窃。 (2)①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②影响中学生的身体健康;③甚至使中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④影响与同学、与家人的关系;⑤不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3)①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 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②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③学法、守法、懂法,树立法律意识;④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⑤维护法律权威,不践踏法律尊严等。 【解析】 (1)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在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主要有夜不归宿、强行索要财物、赌博、偷窃等。本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的回答只要符合题意,符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就可以。 (2)以上所列举的不良行为就发生在学生身边,我们可以依据这些具体的行为,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具体体会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性。本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的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属于做法类的相关内容,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依据教材知识,结合中学生的能力范围,我们可以具体围绕着“增强法治观念”“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等角度具体进行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11月18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落下帷幕。大会期间来自五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余名嘉宾齐聚乌镇,围绕“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进行坦诚交流,在思想交流、技术展示、经贸合作、共识形成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2)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网络是把双人剑,有利也有弊。那么网络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弊端?

 

查看答案

八年级(1)班围绕“学会尊重”召开主题班会,大家踊跃发言。下面是小丽和小亮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个人观点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常用的方法是

A. 保护好作案现场    B. 争取其他人的帮助

C. 虚张声势,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D. 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查看答案

下列哪些行为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A. 破坏铁路封闭网    B. 谎报险情    C. 拦路抢劫    D. 殴打他人

 

查看答案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

A. 生活秩序    B. 社会管理秩序    C. 交通秩序    D. 公共场所秩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