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网民达8亿,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合理使...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网民达8亿,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下表是某中学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统计表。

上网目的及占比

查阅资料、看新闻15%

玩游戏51%

聊天、听歌、追剧34%

接收到虚假信息及占比

经常收到70%

偶尔收到26%

未收到4%

一周上网时间及占比与学习成绩

10小时以上58%

其中学习成绩较差96%

5小时至10小时40%

其中学习成绩一般65%

5小时以下2%

其中学习成绩较好80%

 

(1)通过上表数据,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一,请你就青少年上网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材料二: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一公交车坠入长江,车上15人全部遇难。11月2日,警方公布重庆万江公交坠江原因:当时车内一女乘客因公交坐过站未被允许下车,竟对司机大打出手,继而引发司机乘客激烈互殴,最终造成车辆失控后坠江。十五个鲜活生命瞬间消逝,教训极其惨痛。据警方通报,在该事件中,驾驶员冉某与乘客刘某的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已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构成犯罪。

11月3日,央视网推出评论《“公交车坠江事故”三恸》,一恸生命陨落,漠视生命害人害己;二恸法度失效,目无法纪血的教训;三恸众人冷眼,明哲保身反而纵容恶行,悔未出手最终命丧他手。希望逝者安息,生者永惕。

(3)结合材料二,请从规则和法治角度,分析央视网评论“三恸”给人们的警示。

(4)自拟一个能概括材料内容、体现学科特点的题目。

 

(1)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促进人际交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②网络信息良萎不齐 ③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④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学会合理使用网络。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不沉迷于网络。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3)①从规则角度: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② 从法治的角度: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社会、本人或他人利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4)题目:《漠视法规酿惨案 守法护法保安全》 《敬畏规则 珍爱生命》 《增强法治观念 共护公共安全》 《你我遵章守法 共创和谐社会》 【解析】 (1)该表格是有关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的三个项目及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上网的目的”部分中的内容说明了网络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接收到虚假信息”部分中的数据说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上网时间与学习成绩”部分内容说明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总之,该表格说明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启示我们要学会合理使用网络。 (2)此问要求学生说明怎样正确利用网络,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一般。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因此警示我们中学生要学会“信息节食”、辨别网络信息、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等。只要学会根据“合理利用网络”一节中的内容,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3)题目要求从规则和法治的角度分析“三恸”带给我们的警示,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中等。从规则的角度看,“三恸”警示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增强规则意识。一方面要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也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从法治的角度看,“三恸”警示我们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一方面要自觉遵守法律,另一方面也要敢于同违反法律的行为做斗争。只要学生从规则和法律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4)拟定材料的题目,要注意题目的概括性,力求言简意赅。此问要求针对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拟定题目,因此我们只要围绕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敢于同非正义行为做斗争等角度进行概括,并体现学科特点即可。如漠视法规酿惨案 守法护法保安全》、《敬畏规则 珍爱生命》、《增强法治观念 共护公共安全》、《你我遵章守法 共创和谐社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双十一”“双十二”购物狂欢节已经过去,如果我们在网络抢购过程中发现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我们可以

①向有关部门举报,以免更多的消费者受骗  

②保留证据,骚扰、威胁商家要求其赔偿

③与商家协商解决问题                    

④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诉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 没收财产、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B. 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C. 剥夺政治权利、罚金

D. 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查看答案

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①都属于违法行为 ②都对社会有危害性 ③都要负法律责任 ④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观察漫画《伤自尊》,从中你能认识和感悟到(   )

①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要学会换位思考

②将贫困生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有利于贫困生获得更多的帮助

③漫画中的贫困生可能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

④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