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亲近社会 材料一: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街头,一夜之间出现了多处挂满衣服的“友善之墙...

亲近社会

材料一: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街头,一夜之间出现了多处挂满衣服的“友善之墙”, 旁边写着“如果你需要,带走它”。在这面墙上,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上,有需要的人则可以随时将衣服取走。一面友善之墙,温暖了一座城。

材料二: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虽然你没有亿万的身家,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对“友善之墙”行为进行评价。

(2)你参加了哪些公益活动?并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感受。

(3)请你就养成亲社会行为向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1)请你对“友善之墙”行为进行评价。这是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这是帮助他人,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行为;等等。 (2)你在学校参加了哪些微公益活动?并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感受. ①示例:参加了“一帮一”活动,帮助同学解答了一道难题。 ②感受:示例:我感受到了快乐,因为我收获了友谊。(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 请你就养成亲社会行为向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①学会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等。 【解析】 试题(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材料中的友善之墙,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是帮助他人,助人为乐的行为,所以从亲社会行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根据所学,从与人交往,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漫画《穿好防护衣》告诉我们

①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②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有勇有谋

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④穿了防护衣,在斗争中就不会受到伤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小光捡到了价值800元的手机,当失主索要时他却拒不归还。小光的这种行为

A. 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

B. 是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 只是不道德行为,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D. 是民事违法行为,应将手机还给失主

 

查看答案

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很明显,14~18周岁未成年人罪犯中,14周岁人群所占比重已达20.11%,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仅为12.3%。材料告诉我们  (    )

A. 社会戾气在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    B. 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

C. 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    D. 道德法律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

 

查看答案

下列能劝诫我们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谚语是

A.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B.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 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D.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查看答案

中学生李某平时成绩较好,但是虚荣心强,追求名牌。在家庭难以满足其欲望的情况下,便多次寻找机会偷拿同学的钱财,后来竟潜入学校计算机室,窃得价值2万余元的设备,后被抓获。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A. 一般违法与犯罪应受的处罚是相同的

B. 犯罪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C. 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D. 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