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从“感动中国人物“到“美德少年”、从“教育新闻人物”到“最美教师”、从全国到地方...

从“感动中国人物“到“美德少年”、从“教育新闻人物”到“最美教师”、从全国到地方、许多人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当然,我们身边也不缺少这样人物,他们都堪称“模范”:

人  物

感  人  事  迹

品质

初二某班

同学

在校运动会的趣味比赛““螃蟹搬家”项目中全班同学互相配合获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中学生小高

扬大附中学生撞坏停在路边的宝马车,主动留下纸条联系车主。

舟舟的妈妈

患癌去世,临终前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使1名患者重见光明。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思想品德知识回答:

(1)这些模范人物的事迹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高尚品质?

(2)社会上曾有争论说,社会公众道德有一定的滑坡,然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道德”就是一种力量,榜样效应正传递出关爱互助的“正能量”,请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道德就是一种力量”的?

 

(1)①学会与人合作 ②做人做事要诚信 ③乐于奉献 (2)社会公德的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如:积极践行社会公德,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等 【解析】 (1)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而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互相配合”“主动留下纸条联系车主”“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据此可以看出,这些模范人物的事迹分别体现了善于与人合作、勇于承担责任、讲究诚信、乐于奉献等精神品质。据此进行回答。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仔细研读材料,“道德”就是一种力量,榜样效应正传递出关爱互助的“正能量”,这是社会公德的力量,本问实际上就是在考查社会公德积极影响。依据课本知识,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体验,我们主要应该围绕着“对他人”“对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回答。本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的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10月31日是世界节俭日。今年,我国申办冬奥会时提出了节俭奥运的口号,举办首届青运会时突出了节俭办会的理念,举办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时提出了开一次绿色节俭会议的倡议。由此可见,无论多么高端的会议,节俭的主题都越来越受到重视。

据此,你所在的学校团委将举办主题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节俭奥运”、“节俭办会”、“绿色节俭会议”要求我们应弘扬什么精神?其集中表现?

(2)请你列举两条有关这一精神的名言警句。

(3)请你为学校团委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4)中学生应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北京、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新设1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形成一批区域创新高地。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普惠性支持政策,完善孵化体系。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实施什么战略?

(2)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有哪些表现?

 

查看答案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    )

A. 依宪治国

B.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 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 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查看答案

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住房、教育、就业等问题引起了百姓的极大关注,党和政府要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    )

A. 经常召开党的会议,研究民生问题

B.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下列说法与这一准则不一致的是(    )

A. 兢兢业业,忠于职守    B.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C.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D. 好逸恶劳,骄奢倦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