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

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从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到“天眼”探空、墨子“传信”,从北斗组网、超算“三连冠”到大飞机首飞、“复兴号”350公里时速的回归,从国产航母入水、歼-20列装到“蛟龙”深潜、“探索一号”深海科考……这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无不彰显出我国科技创新的勇气和实力。

伴随着科技前行的脚步,我国农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的快速普及,让农业不再“靠天吃饭”;纳米农药、生物农药、水肥一体化技术让农业更加绿色;遗传改良技术的发展让农业更加高产……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预计到“十三五”末将达到60%,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教兴国谱新篇》 (2)①从“四个尊重”角度: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②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③从科技成就的角度:我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④从科技重要性的角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⑤从创新重要性的角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解析】 (1)言之有理即可。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教兴国谱新篇》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整理、总结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提炼材料的主旨,运用教材中的观点进行概括回答。根据材料中内容“国家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说明国家重视人才、尊重知识,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从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到“天眼”探空……”这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还可以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的重要性等方面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8年5月1日,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例规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机关要及时予以答复。

(1)材料一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一途径?对公民将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二: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

(2)公民应如何践行“公共精神”来实现“民主的演练”?

 

查看答案

第二届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2018年1月24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合作,有利于促进地区发展。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秘书长基图伊表示,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创造了很多奇迹,但目前需要寻找进一步发展的新方式、新动力,一带一路倡议能在这方面发挥巨大贡献。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秘书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当天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支持全球化和全球合作的具体表现,是中国为改善全球治理做出的贡献。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政府工作报告要接受人大审议和监督,这说明(      )

A.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B. 政府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C.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D. 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

 

查看答案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A.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参与民主选举活动

B. 参加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C. 就环境污染问题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建议

D. 在互联网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

A. 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B. 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

C.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D. 已经使积贫积弱的文明古国走上了发达国家道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