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八年级(2)班同学就本年级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开展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经常参...

八年级(2)班同学就本年级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开展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

偶尔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

从来没有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

认为参加公益活动无关需要的同学

8人

16人

24人

30人

 

(1)表格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 中学生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很少,说明同学们主动关心社会、奉献 社会的意识有待提高。 (2) ①亲社会行为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④热心帮助他人。 【解析】 ⑴本题考查学生读表格的能力。表格中的数据说明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很少,说明同学们主动关心社会、奉献 社会的意识有待提高。 ⑵本题考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①亲社会行为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④热心帮助他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8年2月22日,三个成年人翻越护栏爬进龙门石窟的某洞窟中摆起pose拍照。当有人上前劝阻时,三人不以为然地说:“拍个照又不去破坏佛像,怕什么!这么小的事情也要管!”

材料二:微博、微信、微阅读等已走进百姓生活。在微公益、微服务等“微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同时,类似于上述“爬石窟”事件的“微行为”却在散播负能量。因此,身处“微”时代,我们决不能忽视“微行为”。“微行为”行为虽小,事关重大。

(1)如何理解“微行为”行为虽小,事关重大?

(2)请你聚焦现实生活,列举两个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微行为”。

(3)你打算怎样从微小处做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中学生?

 

查看答案

八年级学生小赵在放学时发现邻居家大门敞开,一群人在忙前忙后地搬运家具,但是没有见到邻居主人出现,于是小赵留了个心眼,在自家门后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并且记下了搬运的卡车的车牌号。后来证实,那是一伙窃贼。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懂得防范侵害,见义勇为              ②要善于同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要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下半年,网上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的女士从一包买来的“紫菜”中取出几块泡在水里,说闻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开,吃的时候嚼不碎,判断是废旧的黑塑料袋做的。一时间人人自危,“谈紫菜色变”。后被证实这是个谣言,散布谣言的林某,被行政拘留十天。对于林某的行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是民事违法行为

B. 是行政违法行为

C. 是刑事违法行为

D. 是不道德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

 

查看答案

2018年2月27日,国家信访局公布了全国32个省级信访部门新闻发言人名单及联系方式。群众信访可通过来信、来访或者官方网站、微信、手机应用软件等网上信访渠道和各省的新闻发言人联系。这一举措有利于

A. 公民及时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 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现象

C. 进一步畅通了百姓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渠道    D. 帮助老百姓解决所有的困难

 

查看答案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可以先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这说明

A. 法律是解决矛盾和纠纷的唯一方式    B. 所有的道路安全事故都可以私了

C. 交通法只管人身伤亡事故    D. 人们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