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建设“...

材料一: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建设“五美郧西”,4月24日,郧西县人民法院院根据相关规定,对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予以公布并同时进行信用惩戒: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二等以上舱位,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材料二:中学生李某的爸爸在网上看到法院公布的“老赖”的名单中竟然有自己认识的人,于是果断转发并在评论栏中编写了一段漫骂“老赖”的话。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做答

(1)法院公布“老赖”名单是否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为什么?

(2)李某的爸爸转发并发布漫骂“老赖”的留言合法吗?为什么?

(3)本案例对我们有哪些警示?

 

(1)法院公布“老赖”名单没有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格权。根据法律规定,有法定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犯罪,受到法律的追究。 (2)转发信息合法的,但是漫骂“老赖”违法。 公民有言论自由,转发司法机构依法公示的信息,没有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漫骂“老赖”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3)(道理+行动)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老赖”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应受承担法律责任,但其人格尊严不受他人非法侵犯。 作为公民,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也要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解析】 (1)此题考查对人格权的认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教材相关知识:法院公布“老赖”名单没有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格权。根据法律规定,有法定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犯罪,受到法律的追究。 (2)此题考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义务,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李某的爸爸转发信息合法的,但是谩骂“老赖”违法。公民有言论自由,转发司法机构依法公示的信息,没有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谩骂“老赖”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3)本题属于警示类题目,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可先分析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然后从怎么办的角度来答题。如(道理+行动)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老赖”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其人格尊严不受他人非法侵犯。作为公民,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也要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材料二:2018年3月11日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运用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源于哪些制度?

(2)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什么能修改宪法?修改宪法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赏析漫画,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在我国“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有哪些?

(2)“人民”授予了各类国家机关哪些职权?

 

查看答案

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如果你遭遇校园欺凌,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B. 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C. 忍气吞声,尽量逃避    D. 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查看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遇到或感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作为学生,你应该

A. 首先要及时对自己的不公平强烈的抗议

B. 需要智慧,既维护自己的权利,又不激化矛盾

C. 找老师评理,指出老师“偏心眼”

D. “以牙还牙”,冷落这位老师,不理他

 

查看答案

(题文)正义是人们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正直的传统。下列体现正义感的是

A. 不患寡而患不均    B.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C. 均贫富,等贵贱    D. 人生而平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