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 )
A. 博览所有信息 B. “信息节食”
C. 节省写作业时间 D. 利用所有的时间浏览网上信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了“不移动”的生活方式。调查显示,4岁至6岁的城市儿童有一半会上网,如今大部分独生子女易产生“屏幕依赖”,成为“屏奴”。面对“屏奴”低龄化,我们应当( )
A. 想方设法限制孩子上网和游戏
B. 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玩耍需求
C. 正确引导让孩子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 因势利导让儿童成为电脑高手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 )
①学习工具②唯一的交流工具③经济来源④交往平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不孝顺,不转发信息,家人将会如何如何等诅咒式的理由,就随意转发了。还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
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从2016年5月初开始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行动。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安部开展上述专项整治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这启示我们
①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②要远离网络生活 ③在网上要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有人认为,网络是个开放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因此,我们可以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观点错误的原因是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②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④网络的应用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