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只能成为我自己,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那么,我们应该接纳自己的是
①接纳自己的性格
②接纳自己的外表
③接纳自己的优、缺点
④接纳自己的过去、现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感动中同,获得“诺奖”。
(感动中国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 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溫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1)分析人物事迹.从守护生命的角度.说明培呦呦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的意义。
(2)屠呦呦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的过程中是否遭遇了挫折?请列举出来。
(3)屠呦呦和项目组成员是如何面对这些挫折的?
(4)结合屠呦呦的经历,说说你对平凡和伟大的认识。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七年级(1)班号召各班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的认识:
①亲朋好友常说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其实,挫折是可以避免的。
②无论是名人、伟人还是普通人,在成功的路上都会遭遇艰难险阻,我们中学生的生活中也会有挫折。
③不同的人对挫折的态度不同。
(1)请根据他们达成的一致认识,为这次班会设计主题。
(2)请列举自己或他人遇到的挫折。
(3)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挫折。
活动探究,安全演练。
东方中学七年级(1)班某学习小组讨论整理了防范侵害和意外伤害的救助方法。

(1)在上面的三大类救助方法中各有一项做法欠妥,请你指出不妥的做法,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2)学习小组围绕地震逃生问题进行了探讨,请你写出地震逃生自救的方法。
情境一:正在电影院、体育馆等地方遇到地震时
情境二: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试点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 600万在校生。同时将家庭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提高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
材料二:《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校车不得超员、驾驶员不得超速驾驶。载有学生的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80千米,在其他道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千米。遇交通拥堵时,交通警察应当指挥疏导运载学生的校车优先通行。
(1)从生命的角度,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共同体现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这些做法和规定会起到什么作用。
对于活出生命的精彩,小明有如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伟人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从小事做起 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③我要用真诚和热情去改变他人,消融冷漠 ④平凡的人永远也不会伟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