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

材料一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分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2017年6月19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公布的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第三次出现在其榜首位置,实现三连冠。“神威.太湖之光”系统峰值性能为每秒12.5亿亿次,持续性能为每秒9.3亿亿次,性能功耗比为每瓦特60.5亿次,均居世界第一。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战略?

(2)材料中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研制都离不开创新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

(3)中学生应如何努力培养创新精神,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使自己成才?

 

(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思维,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④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关键。 (3)培养创新精神:①勤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培养想象力。④实践出真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①按时入学。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③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题文中我国召开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以及科技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重视创新精神的原因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从创新的重要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努力学习、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8月22日,第五届“创青春”陕西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闭幕。在赛事过程中,全省各市区、团工委、高校等积极组织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赛事配套活动,掀起了青年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大家携手共同营造了关心、支持青年创业的氛围。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②艰苦创业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唯一力量。

  ③陕西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请你指出上面答案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查看答案

    2017年7月17日,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片以写实、平叙、讲故事的方式,全面、系统、形象地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光辉历程,理性说明了解决中国当前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将改革进行到底。观看此片,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顺应变革,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

  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2)将改革进行到底,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近年来,被脊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网购、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走俏世界,受到外媒的点赞。这得益于我国(  )

①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把改革创新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力争取得重大颠覆性创新和群体性技术突破,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企业。”李克强总理这段话启示我们(      )

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起决定因素的是人才  ②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④创新是团结和凝聚各民族的思想纽带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面对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我们必须加快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    )

A.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 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C.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D. 提高全民族的民族素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