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现象,这时我们就要掌握一定的劝导技巧...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现象,这时我们就要掌握一定的劝导技巧。那么,劝导的技巧有(        )

①有“礼”,要语言文明           

②有“义”,对别人犯的错误不留情面地进行指正

③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       

④有“节”,劝导要适可而止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D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遵守社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对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和现象,我们要掌握一定的劝导技巧,做到有“礼”,要语言文明;有“义”,对别人犯的错误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指正;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有“节”,劝导要适可而止,所以排除②,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马路上,只有人人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大家才能获得通行的自由:在课堂上,只有人人遵守课堂纪律,才能获得听课的自由。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B. 没有真正的自由

C. 违反规则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D. 社会规则限制了自由

 

查看答案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舞台。由此表明

A. 自律就是自觉、主动地接受

B. 他律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C. 不严格要求自己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

D. 自律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将由记3分提高为记6分。据此回答下题

1.上述规定对机动车驾驶员来说属于

A. 自律    B. 他律    C. 自由    D. 残酷

2.“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将由记3分提高为记6分”的规定

A. 极大地限制了司机的自由

B. 体现了司机从内心敬畏规则

C. 说明司机已将该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D. 既约東司机的驾驶行为,也保障着司机的权利和自由

 

查看答案

有人说:“网络社会是自由的、虚拟的,所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可以用最激烈的语言抨击、漫骂别人,都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这种观点是

A. 正确的,任何自由都是在道德、法律、纪律的范围内

B. 错误的,网络自由有较大的空间,可以不受道德、法律、人情的约束

C. 正确的,网络是完全自由的、虚拟的

D. 错误的,无论在何时都不能超越道德、法律、纪律的边界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2017年国家宪法日的集中宣传活动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从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教育部、司法部将组织开展大中小学“宪法晨读”、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等活动。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8年3月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听取了张德江委员长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议案西办法的规定,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通过。经过约40分钟的发票、写票、投票、计票,15时51分,工作人员宣读计票结果:赞成2958票,反对2票,弃权3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

  我校准备开展“学法律,讲宪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2)请你为学校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设计一条标语。

(3)弘扬宪法精神,争做守法少年,你将如何践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