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下面是七年级学生小强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

下面是七年级学生小强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了,小强考得不理想,想到回家后又要换爸爸的批评,心理很难过。同桌的小明开导他说“不开心时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大哭一场”“难过时可以去运动,把坏情绪发泄掉”。

  (1)小明提出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2)调节情绪的方法还有                                   

情境二:周末,小强的妈妈准备带他出去旅游,然而小强是学校合唱团成员,周末又要到学校进行合唱歌曲排练。

(1)小强应该:                                             

(2)理由:                                                  

情境三:小强把自己被两个八年级学生勒索钱物的事情告诉同桌后,同桌立即表示放学后要找几个人报复他们。

(1)同桌的做法不妥之处在于:                                  

(2)小强应该:

 

情境一: (1)合理宣泄, (2)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放松训练等。 情境二: (1)和妈妈说明情况,到学校参加合唱歌曲排练。 (2) 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主动维护集体的利益。 情境三: (1) 没有做到依法办事。 (2) 劝阻同学,告诉老师或家长:报警等。 【解析】 情境一: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调控情绪的方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和识记能力。(1)题文中到安静的地方大哭一场或通过体育运动发泄自己的情绪,属于合理宣泄法。(2)根据所学知识,调节情绪的方法还有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放松训练等,学生据此回答即可。 情境二: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1)根据所学,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积极主动的维护集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所以题文中小强应该和妈妈说明情况,到学校参加合唱歌曲排练。(2)理由学生从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回答即可。 情境三: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办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1)题文中面对他人的侵犯,采取非法报复的手段,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没有做到依法办事。 (2)正确的做法可以从劝阻同桌,告诉老师或家长,拨打110报警等,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正能量” 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中国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了“正能量”标签。

  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推出宣传片《中国一分钟》,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一分钟,35217名旅客出行;一分钟,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6804G;一分钟,网上商品零售1043万元;一分钟,快递小哥收发了7.6万件快递;一分钟,移动支付金额3.79亿元;一分钟,“神威大湖之光”运算750亿亿次;一分钟,创造GDP1.57亿元......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也是我们再出发的信心和底气。

(1)《中国一分钟》宣传片激发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2018年的雪比往常猛烈得多,然而,有这样一些人用他们的行动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给我们留下无比温暖的记忆。在合肥,一住交警用肩膀扛起下垂的电线以方便来往的车辆通行,直到电力部门赶来抢修;在平凉,一位妈妈和孩子起为被堵在 高速公路上的司机道去热水;在成都,一名热心的女士为风雪里执勤的交警订购外卖,为他们送去溫....他们的举动感动了无数人,人们纷纷为此点赞.

(2)大雪中的正能量传递给人们温暖和感动,体味这些美好的情感有何重要意义? 

2018年3月1日晚,“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感动中国人物黃大年,王钰、谢海华等人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传递了社会正能量,让我们一一起学习模范人物,彰显榜样力量,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向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学习、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查看答案

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一和图片二分别体现助力青春成长的品质是:

图片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片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片一和图片二体现的品质之间有什么关系?

(3)请结合图片二,谈谈青春期的我们怎样培养这一品质?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14日,一名长期无故拨打119报警电话的男子周某被警方成功抓获。周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10日行政拘留。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公民要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③生活中不能开玩笑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最近家住五楼的殷先生非常苦恼。因为六楼的王某喜欢在深夜听音乐,并总是把音量开得很大,严重影响殷先生休息。在多次协商无效之下,殷先生选择报警。民警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着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定对六楼王某进行批评教育,制止了他的不当行为。这一案例说明

A. 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 邻居之间产生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C. 只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就一定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

D. 法律只对违反法律的人起作用

 

查看答案

2018年5月8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孙政才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孙政才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孙政才受用所得财物及利息予以追缴。孙政才受到法律的惩罚,这说明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的唯一作用是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