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说明了(    )

①网民要提高判断能力,决不能从众 

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会受到处罚

③制造传播虚假信息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④网民要珍惜信息时代的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C 【解析】 本题考查明辨是非。法律和道德是公民判断是非的基本标准。 分析材料,《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说明法律禁止此类行为,网络违法也会受法律制裁;公民要明辨是非,不能盲目从众,要遵守网络规则,不信谣不传谣。所以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从众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应该是拒绝盲目从众;③错误,制造传播虚假信息属于违法行为,有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排除①③。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5月8日10时44分,网友“唐宋oO”在微博中发帖称 “大理惊现惊天爆炸 ”,并附了一段火灾视频。经云南大理警方核实,该言论是“造谣”,信息发布者卞某被行政拘留五日。这告诉我们

A. 不能在网络上发表言论    B. 利用网络要遵守法律

C. 利用网络要遵守道德    D. 公民不能在微博上发帖

 

查看答案

(题文)某市初中生黄某,年仅15岁,在一次上网搜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无意进入一家黄色网站,从此便深陷其中。后来,他为了寻求刺激,最终走上犯罪道路。这启示我们(   )

A. 应抵制网络诱惑,坚决不上网

B. 要加强网络管理,禁止未成年人上网

C. 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

D. 要学会辨别网上信息,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的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201755日新疆喀什地区塔县发生地震后,个别网民在网上散布谣言,谎报灾情,造成极坏影响,被当地公安机关查处。这警示我们(   )

A. 网络世界没有言论自由

B. 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要远离网络

C. 网络交往不能隐瞒真实信息

D. 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要负法律责任

 

查看答案

在“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是麦克风”的时代,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就要

A. 放松警惕,广交朋友

B. 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C. 摆脱约束,任意言论

D. 依赖网络并随意消费

 

查看答案

(题文)青少年文明上网,要做到 (   )

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成绩  ②做到文明友好交往,不侮辱欺诈他人  ③对网上聊天的好友,可以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信息,以便与网友约会  ④不浏览不良信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