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题文)以下是小王同学生活中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小...

(题文)以下是小王同学生活中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小王的表哥对小王说:“今晚我们上网玩通宵,晚上就不回家了。”

(1)小王的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小王的表弟常有旷课、逃学等习惯。小王常常劝说表弟改正不好的习惯,小王的表弟却说:“我又没有违法犯罪,不用你管。”

(1)小王表弟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王的正确做法:婉言谢绝。 (2)理由:夜不归宿是不良行为。 (1)小王表弟的说法:错误。 (2)理由: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内容。情境一中小王的表哥要求上网玩通宵,夜不归宿是不良行为,我们要杜绝这种不良行为,所以应该婉言拒绝表哥;情境二中小王的表弟常有旷课、逃学等习惯,属于不良行为,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地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所以小王表弟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杜绝不良行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这一调查数据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①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违法行为 ②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要加强自我防范 ④我们要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6月23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欢故意伤害案”作二审公开宣判,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有期徒刑五年,这一判决为终审判决。于欢的行为

①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②受到了行政制裁 ③侵犯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受到了刑事处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将该条修改为:“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对我国刑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②有了刑法,就能消除违法犯罪 ③只有侮辱国旗、国徽的行为才违反刑法 ④刑法能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2.《刑法修正案(十)》第二百九十九条中增加的修改内容说明

①刑法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 ②刑法明确规定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③刑法明确规定对犯罪只判处主刑 ④不唱国歌就会触犯刑法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2017年12月14日,江苏省穿城中学九年级(2)班学生李某用本班同学宋某某的喝水杯焐手,宋某某发现后与李某发生争执,回到宿舍后,李某动手打了宋某某一耳光。李某的行为

①是一种不良行为 ②是严重不良行为 ③体现了犯罪的法律标志 ④具有社会危害性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年7月9日,男子陈某在合肥市包公园站候车时,用随身携带的雨伞无故戳击站台上行线尾端紧急制动按钮,造成列车无法进站晚点176秒。陈某因扰乱公共交通秩序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陈某的行为

A. 受到了最严厉的法律制裁

B. 受到了审判机关作出的惩罚

C. 没有触犯刑法,不是犯罪行为

D.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行政制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