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6年10月30日央广网消息,第三届“法治中国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社科院法学...

2016年10月30日央广网消息,第三届“法治中国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莫纪宏认为,只有让法治思维走进现实,使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能够逐步养成一种良好的法治思维,才能够真正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够为全面依法治国助力。

(1)建设法治中国,公民要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是什么?

(2)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提高公民的法律信仰。谈谈你对法律信仰的认识。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做?

 

(1)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做到合乎法、止于理。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2)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②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3)①增强法治意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③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解析】(1)依法办事的要求是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部分。在回答时,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等具体组织答案。 (2)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所以,在回答时,我们应围绕着“法律的权威来源”“树立法律信仰的含义”等角度具体进行回答。 (3)本题考查生活在法治社会对公民个人的要求。依据教材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校园欺凌(指同学间欺负弱小、敲诈勒索等行为)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某中学同学在QQ群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同学的留言:

悠悠岁月:专项治理校园欺凌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心静如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遇到危险,走为上策。

北风萧瑟:我不担心被欺负,我人高马大,只有欺凌别人的份!咱班同学谁要被欺负了,来找我!

微风:咱们学校也经常发生类似事件,预防校园欺凌,人人有责,我们要行动起来,还校园一片安宁。

(专项整治我思考)

(1)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2)为什么“悠悠岁月”说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校园欺凌我建言)

(3)请你QQ留言,为遏制校园欺凌,维护自身安全提几点建议。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儿童要用儿童药》,呼吁父母及全社会关注儿童用药,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查看答案

目前,全国共有2300多个少年法庭,7400多名专职法官,检察机关也选任经过培训的、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检察官承办未成年人的案件。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查看答案

(题文)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

A. 15    B. 16    C. 17    D. 18

 

查看答案

我国颁布了专门的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特殊保护,其原因可能有,未成年人

①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②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

③普遍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④合法权益在现实生活中时常被他人侵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