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5月6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在未成年人检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5月6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会上宣布:对于犯罪较轻的未成年人,为了不影响未成年人将来升学和就业,检察官应把其犯罪的记录永远封存, 如果再次犯罪,方可解封已封存的犯罪记录。

材料二:校园欺凌(指同学间欺负弱小、敲诈勒索等行为)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于是网友“悠悠岁月”说:专项治理校园欺凌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1)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2)为什么“悠悠岁月”说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3)从不同角度谈谈应该怎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司法保护。 (2)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国家: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机制;等等。 社会: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关心、爰护未成年人,保护其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等。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受教育权;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自觉履行抚养、监护和保护义努;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进行积极健康的教育引导;等等。 未成年人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远离不良诱惑;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律己,依法维权,等等。 【解析】(1)本题考查司法保护的含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仔细阅读材料,提炼关键语句,回归教材,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国家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四种保护,分别为司法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材料一的主旨是人民检察院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这是人民检察院提供的保护,所以属于司法保护。 (2)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原因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未成年人各方面还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保护未成年人是人类的应有之义来回答。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建议类,要找准角度 。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未成年人的角度来思考,国家主要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的角度;学校主要从尊重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的角度;家庭主要从履行监护职责、进行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主要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律己等方面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2017年两会上,关于房屋产权、反腐、网购、电信诈骗等问题备受关注,究竟如何解决,这些法律热点问题再2017年全国两会上给出了答案。比如关于房屋产权,国务院已经责成相关部门就不动产保护相关法律抓紧研究提出议案。关于反腐,人大立法: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为基础进行修改,将形成国家监察制度的基本法律《国家监察法》。将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国家监察法》。关于网购,《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办法》将正式出台。网店、网络平台出现了问题,它们的信用要记录在案。第三方交易平台要负首要责任。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生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

A.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

B.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 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

D. 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

 

查看答案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 

②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③要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④要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学完了“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后,七年级(3)班的几个同学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③只要懂法就是有法治精神的表现     ④树立法律信仰要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题文)河南“大头女孩”秋子,在上海求职中遭遇相貌歧视,随后她向上海相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劳动部门两次调解后,秋子获得了三年的劳动合同。这说明( 

①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独立和平等的人格和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

②法律必须保证公民得到平等和有效的保护

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④公民可以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合法权益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