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文化建设) 材料一: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材料一: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为响应国家关于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号召,某校九年(1)班举行了一场主题班会,主题是找到《中小学守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1)请将下列守则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正确连线:

材料二:2018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一经播出,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节目响应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融合,在注重节目时代性表达的同时,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述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

(2)我们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的底气源于什么?

(3)请简要说明怎样提高文化认同感,建设文化强国?

 

(1) (2)答: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③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引领和提升 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3)答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既能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性,使中华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 【解析】(1)依据教材内容,言行一致——诚信;珍视国家荣誉——爱国;孝父母敬师长——友善;勤劳笃行乐奉献——敬业。 (2)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3)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做到“古为今用”;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做到“洋为中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读了这一内容,有同学认为:“新时代意味着我们不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请评析该同学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2)面对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必须实施①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战略。

(3)我国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是什么?

(4)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查看答案

(正能量)

材料:16年前,家住云南省陆良县的钱红艳遭遇车祸,骨盆以下完全截肢,失去双腿。因家境贫寒,无法接受好的治疗,只能将篮球套在身下,借助胳膊的力量在地上爬行,被人们称为“篮球女孩”。通过艰苦训练,钱红艳在游泳方面获得出色的成绩。

(1)“篮球女孩”值得我们学习的正能量有哪些?

(2)这些正能量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四个全面”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生态建设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文化建设,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文化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查看答案

《宪法修正案》提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 最根本要求    B. 最本质特征    C. 最基本内容    D. 最终目标

 

查看答案

中国“构建人类共同体”理念被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认为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作为这一理念的倡导者,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踏实行动,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和认可。中国倡导的理念和付出的行动(   )

①是以中国跻身世界主导力量为目的         ②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③凸显中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④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