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某校九年级初三(1)班同学积极关注时政,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时政内容。 (法治...

某校九年级初三(1)班同学积极关注时政,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时政内容。

  (法治中国)2018年3月9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5年来,各级法院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 489万件,判赴罪犯607万人,努力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严惩贪污贿赂犯罪,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19.5万件26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101人,对腐败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美丽中国)2018年4月3日,江西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初步构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与追责体系。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2)江西的上述举措有什么意义?

 

(1)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2)①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②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江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④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民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观点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关键句或关键句,再运用所学观点进行概括。认真阅读材料,从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违法必究;“依法惩治刑事犯罪”说明我国法律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利益的有力武器;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强制性;查处“省部级以上干部101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或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只要学生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律的特征、我国法律的本质的角度进行说明,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解答“意义”类问题,要注意认真考虑“这件事对谁或对哪些方面有意义”。经过认真考虑可以看出,江西省采取生态补偿等举措,对于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提升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只要学生从上述角度中任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1)请在下列表格空白处填写所学思想品德知识。

(2) 2017年末,一档叫做《国家宝藏》的文化节目风靡全国。历史,不再是上下五千年的数字,而是鲜活的人、事、物的构建。而文物,也不再是“庙堂”之上陌生的物件,他们开始变得生动而鲜活。《国家宝藏》让中国的年轻人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热爱达到了另一个顶峰。《国家宝藏》为何能让中国的年轻人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热爱达到了另一个顶峰?

 

查看答案

2017年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70年来,党和国家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大力扶持,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内蒙古自治区的辉煌成就得益于

A. 我国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C.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 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广东某地公安局接到一超市报警后却不及时出警,导致抢劫犯携款逃脱。该超市将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公安局赔偿该超市经济损失5万多元。这说明

A. 公安局是执法机关,不受法律监督

B. 不负责任会给他人、社会带来损害

C. 法治建设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D. 依法治国方略确立了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

 

查看答案

2018年4月19日,大学生田佳良以“洁洁良”的网名在微博上发表侮辱国家的言论,其所在大学23日发布处理通报,给予该生留党察看、留校察看的处分。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A.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

B. 完善保护国格与民族尊严方面的立法,有法可依

C. 加大宣传教育,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D. 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抵制有损国格与民族尊严的行为

 

查看答案

2018年4月25日,北京市印发《关于2 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其中首次在入学文件中规定,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一规定

A. 表明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B. 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

C. 能促进教育公平,使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D.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