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题文)材料一:2018年1月17日上午,邵阳市召开“蓝天保卫战”动员大会,贯彻...

(题文)材料一:2018年1月17日上午,邵阳市召开“蓝天保卫战”动员大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建设美丽部阳,人人有责。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积极行动起来,确保区域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强调,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主持会议。

    

材料二:2018年2月8日邵阳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决定春节期间禁止城区燃放烟花炮竹。

(当“习俗”遇到了“现实”)燃放鞭炮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习俗,这声声爆竹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但是近年来,燃放鞭炮加剧了大气污染一一雾霾,于是人们在不断反思.....

 

 读材料,赏析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3)针对材料二中现实问题,我们如何保持这一-习俗?

(3)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我们应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4)“美丽邵阳、人人有责”,你准备以怎样在的实际行动参与美丽邵阳的建设?

 

(1)造成资源的浪费;污染空气,造成严重的雾称天气,有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增加环卫工人的负担等。 (2)禁止或少燃放鞭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依靠科技,采用文明的方式表达美好祝愿,如燃放电子炮等,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传统习俗的内涵,丰富节目生活等。 (3)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4)从生活中小事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崇尚低碳生活;自觉同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不乱扔垃圾等等。 【解析】 每逢佳节、逢喜事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同时燃放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随着环保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对于传统习俗,我们应该予以尊重和保留,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传统习俗的内涵。实现环保与民俗的共赢,除了人们自觉、自律外,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因势利导,禁止或少燃放鞭炮。使用电子鞭炮、电子礼花等,既能保持节日燃放的喜庆和欢乐,又可减少人身伤害和空气污染。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一举两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次考试中,许多同学相互抄袭,都考出了较好的成绩;唯有邢旺东同学不仅自己老老实实做答,而且拒绝把自己的答案给同学们抄,结果不仅得罪了一些同学,成绩也比其他同学少几分。

     材料二:三国时期,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主持蜀国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人,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在蒋琬面前谏言:“杨戏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乘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人都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材料三:晚上,张正兴同学正在家里看电视,爸爸妈妈都外出了;这时,家里的电话铃响了,张正兴同学拿起话筒:“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

材料四:在第14个“世界献血日”的活动现场,“邵阳市无偿献血第一人”黄日强分享了他的献血故事,他自2002年开始,连续捐献全血19次,累计达7200毫升,黄日强说:“我每人献一次血都有可能挽救一名生命。”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个材料中的四个人物各具有什么样的优良品质?

(2)黄日强用“无偿献血”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作贡献。当然,我国有明确规定,不允许青少年学生献血所以,我们不可以像黄8强那样用“献血”来泰献社会。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来为社会服务?

(3)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自觉承担社会资任,往往伴随着代价与回报。在你参加上述公益活动时,你会付出哪些代价?你更希望得到哪些回报?

(4)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势必要与社会广泛交往。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社会交往中,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在下列情景中,你会怎样说:
县教育局领导和老师到你校检查工作,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在下课休息时间你与他们相遇时:
②312日植树节,全民植树运动如火如茶政府机关干部也全体下乡植树。当你看到他们正在挥汗劳动时: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互拜年,正月初三,你家来了一批客人,当你倒好茶水给客人递茶时:
 

 

查看答案

(题文)王某与张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气之下将张某的摩托车砸坏,张某要求王某赔偿,遭王某拒绝。

(1)王某侵犯张某的权利是                                               。

(2)请你为张某正确维权出出主意。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一位中国学者到美国探亲,遇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天,家里有人敲门,原来是两个小女孩,一个八九岁,一个五六岁。大女孩非常沉着地介绍:“我是来求职的。我已经九岁了,而且我已经有14个月的工作经验。我这里有工作记录单。我可以照看你的孩子,帮他完成作业,和他一起去做游戏。她是我妹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车推你的孩子散步。不过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材料二:我国有所学校组织军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车上,竟遭到一位家长“抗议”:把孩子累坏谁负责?最后,还是那位家长气哼哼地把孩子的行李背到车上,而他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徒手跟在身后.....请回答:

(1)对比两则材料,你认为哪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为什么? 

(2)你认为材料: =中的孩子不能 自立的原因有哪些? 

(3)青少年需自立,你准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培养自立的品质?

 

查看答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请问: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自已,就要用哪两种眼光看待自己?

 

查看答案

发现别人触电时,最好的方式是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