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十九大以来。党国结带领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九大以来。党国结带领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某校思想品德学习小组搜集了几个新闻材料中关键词,并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政策解读]  

新闻内容

休现的国家政策或道理

中国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从国际维和到远海护航,从“一带一路”到“巴黎气候协定”,从“中非合作”到“埃博拉”救助,从“亚投行”开业到“圣欧班列”开通.....如今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善举。

①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②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③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判断这些演讲内容分别体现的国家政策或道理,并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中。

[美丽中国]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精神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2017《感动中国》将年度团体奖颁给塞罕坝林场建设者。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一“地球卫士奖”。建设美丽中国,呼唤更多的塞罕坝,呼唤千千万万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那样的践行者、推动者。

(2)赛罕坝奇迹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重要启迪?

[我来践行]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在嘉兴南湖红船旁沉思历史,重申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他指出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他强调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3)请你就如何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向同学们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⑴ (1)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②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中共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 ⑵①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②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⑶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②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勇于承担责任,做“红船精神”传播者和践行者。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目前的地位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仔细阅读材料,提炼关键语句,回归教材,运用政治术语作答。①的主旨是: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善举。阐述的观点根据教材知识中国目前的地位回答。 ②的主旨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阐述的道理围绕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的作用回答。③的主旨是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努力,阐述的道理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来回答。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找准角度,回归教材,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可以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围绕坚持的国策、战略、建设两型社会来阐述。可以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围绕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做法。结合青少年的实际,围绕树立理想、努力学习、勇担重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社会等方面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时代” 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大众交流的平台。下面是九年级孔梦同学微信朋友圈的部分内容:

   “微新闻一” ——近年来校因欺凌是比较突出的青少年社会问题之一,校园欺凌事件频发。2017年2月28日,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内,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同学在学校女生宿会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学生,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其中一名被害人精神抑郁,目前仍无法正常生活、学习。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来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1)五名同学被判刑,说明了什么? 

“微新闻二”——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以上材料体现了我们所学习的《思想品德》中的哪些观点?

 

查看答案

2018年4月18日,济宁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创城”再发力,鲁宁和同学们相约星期天到人民公园,继续为“创城”做贡献。

     星期天上午8点,同学们准时来到约定的公园门口。鲁宁对来参加活动的李明说:“你今天不是说好你爸爸妈妈带你去旅游吗?”,李明说:“我已给爸爸妈妈说旅游以后再去,我还是非常愿意参加这次活动”。在进行分工后,有的同学捡拾垃圾、擦拭坐凳,有的同学对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动导。突然,一位行人不小心撞倒了鲁宁,连忙说“对不起”,鲁宁笑着说“没关系”,鲁宁的做法受到身边游园群众的好评。

  上述镜头中的哪些行为值得点赞?请分别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河南内乡县12岁男孩李家帮,荣获全国“2017最美孝心少年”。李家帮是一个被收养来的孩子,全家三口人,奶奶双目失明;父亲患股骨头坏死,丧失劳动能力,平时只能依靠拄双拐行走。面对困难,李家帮没有退缩,李家帮就成了家里的“当家人”,勇敢地撑起了这个家。八岁起李家帮就帮着家里干家务,李家帮在寄宿学校上学,上十天课,休息四天,每次休息时间是他最忙的时候,在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不但帮助家里做饭,洗衣等干家务活儿,还要抽空种好莱地、备足生活用水、冒着危险上山砍柴,保证上学期间,奶奶和爸爸在家里的正常生活需要。

李家帮的人生经历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2018年春节期间一档吟唱古诗河的节目“燃”遍朋友圈,节目和诗以歌,将传统诗词经典配以现代流行音乐,通过歌手的深情演绎和学者的精彩点评,让人们再次领略到中华经典之美,受到国人的热烈追捧。《经典咏流传》的火爆说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最优秀的

②中国古典诗词深远而独特的意境之美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形式

④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取代其他民族任何文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2017年11月24日,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啦井镇人民政府将5户学生家长告上法庭。要求依法判令学生家长立即送子女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这说明

①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③父母应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④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来成年人的的保护力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