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将隆重举办纪念活动。某校九年级学生围...

2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将隆重举办纪念活动。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这一话题,搜集了下列材料。

材料一:【40年风雷激荡,40年岁月峥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经济数据(人民币)

 

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中国实际GDP对全球贡献率

1978年

3645.3亿元

355亿元

2.3%

2000年

18172.7亿元

4743亿元

7.4%

2016年

74.4万亿元

24.33万亿元

33.2%

 

注: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经济体和对外投资国,但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国也是遭受发达国家贸易制裁最多的国家。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铿锵的话语、庄严的宣示,彰显强大的改革信念,昭示坚定的改革决心。

材料三: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了宪法序言部分。早在2017年2月10日,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这一智慧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世界大国、天下一家”的情怀,展现了融化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蕴含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信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体现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精神品质?(答出1个即可)

(2)结合材料三,说明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由。

(3)面对日益开放的中国。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1)①材料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和挑战。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勇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顽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埋头实干;等等。 (2)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②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精诚合作、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彰显我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等等。 (3)①关心世界发展,树立全球意识,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尊重文化差异。②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③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④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 【解析】(1)材料一是以图表的形式,向我们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在“注”的内容部分,说明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和挑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在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迎接挑战,就需要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表现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勇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顽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埋头实干;等等。 (2)说明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由,需要我们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这一智慧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世界大国、天下一家”的情怀,展现了融化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蕴含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据此,我们要围绕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合作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具体组织问题的答案。 (3)在今天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合作意识,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树立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以及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等方面具体组织问题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1月5日,一则“女子为等丈夫上车阻拦高铁关门”的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并不断发酵。视频显示,在由合肥开往广州南的G1747次高铁列车上,一女子以等老公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止车门关闭,并提出让检票员放行等要求。近4分钟的拉扯,让不少网友表示“气炸了”,也不禁为行车安全揪心。

结合所学知识,请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对该女子的行为进行评析。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响应落实十九大报告,今年大年初一,央视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开播,用流行音乐传唱经典诗词,把文学经典唤醒、擦亮,让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其中乡村老师梁俊和他所支教的贵州山里孩子用最朴质的天籁之声演唱了袁枚的《苔》诗,让这首沉寂了三百年的诗走进亿万观众的心里。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的开辟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何意义?

(2)《苔》诗的内容给了我们哪些关于人生的思考?

 

查看答案

“在新疆,每逢少数民族群众过节,汉族群众会上门道贺;每逢汉族百姓过节,少数民族群众也送来自制的糕点同乐。”这句话能让你感受到的是(    )

A.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这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C. 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别    D.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查看答案

世界舆论高度关注2018年中国两会,一致表示看好中国经济、点赞中国制度。下列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A. 不管是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都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B.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 我国的分配制度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

D.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查看答案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国家这样做是因为

A.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B. 国家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C. 教育是兴国之要,摆在首要发展地位

D. 强国先强教,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