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在某敬老院的墙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

材料一:在某敬老院的墙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擦鼻涕。如今,我的脚也站不稳,路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就像当年我带着你一样一步一步地走。”材料二:同学们就“常回家看看”展开了讨论,其中铁蛋认为:“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但子女出门在外工作繁忙,不‘常回家看看’也是正常的。”

(1)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感谢父母,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2)请你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如果让你用行动感谢父母,你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4)针对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对铁蛋的想法进行辨析。

 

(1)“爸爸妈妈,是你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我们的生活陡然增色,是你们的爱让我体验到无私的母爱和默默的父爱,是你们的鼓励让我更加自信,是你们的灿烂笑脸让我的生活永远充满阳光”;“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辛苦了!”等。 (2)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道德谴责,还要受到法律制裁;等。 (3)体谅父母,不乱花钱;不提无理的要求;不惹父母生气;父母生病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心;等。 (4)“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天经地义”的说法是正确的。“子女因为出门在外工作忙,不‘常回家看看’也是正常的”的说法是错误的。不“常回家看看”违反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孝敬父母需要付出,要付出代价。我们可能付出时间,付出感情,付出体力,甚至委屈自己,但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所以,我们要“常回家看看”。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表述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如您辛苦了,谢谢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等。言之有理即可。 (2)本题考查孝敬父母的原因,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教材内容,围绕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为家庭做出了贡献,孝敬父母是法定义务也是道德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会受到道德谴责、法律惩罚等方面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做法。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围绕理解父母、关心体谅父母、帮父母做家务、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回报父母等方面阐述。 (4)辨析题先回答对错,再根据知识点说明原因。“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天经地义的。”是正确的,理由围绕孝敬父母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定义务来阐述。“不‘常回家看看’也是正常的。”是错误的,理由围绕这是违法行为,孝敬父母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甚至委屈等方面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B. 改革开放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查看答案

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A.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B. 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C.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D. 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查看答案

一个人一旦失信,在社会上就无法立足。这表明诚信是

A. 合作的前提    B. 国家生存之基

C. 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D. 发展的重要保障

 

查看答案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要求

A. 说明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行政    B. 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C. 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D. 体现了政府报告的最高法律地位

 

查看答案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话告诉我们

A. 人在集体中要团结,不能存在竞争    B. 人多力量大,能战胜一切困难

C. 合作能够消除分歧,求得整体优化    D. 合作能放大个人和集体的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