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 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 )
A.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
B.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 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
D. 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多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什么准则制约?这些准则有什么不同?
(2)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沦为“阶下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3)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俗话说“养儿防老”,但陈姓兄妹8人却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而相互推诿责任,致使年近九旬的老母亲袁某无人赡养,老人无奈之下将8个子女告上法庭。2016年5月,巴东法院对这起赡养纠纷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有人认为,这样的家务事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进行法律处罚。法律的作用除了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 )
①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③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④指引、教育人向善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16年,国家全力审查地方政府高层贪腐问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织成员、副院长曹卫平涉嫌严重违纪,2月接受组织调查,一个月后被免去职务,成为新年落马的首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 法律只对贪腐问题具有强制性
C. 只享受权利,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会受到加倍惩罚
D. 国家制定法律完全是为了惩治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