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多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什么准则制约?这些准则有什么不同?

(2)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沦为“阶下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3)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从陈某的失足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道德、纪律、法律的制约。不同点: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2)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因此遵守规矩十分重要,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①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中关键信息“自责、学校纪律处分、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等”表明陈某受到过道德、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其不同点,从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约束力、产生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遵守法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结合材料,从遵守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规范作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能力。根据所学,从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让我们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等、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准绳等方面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俗话说“养儿防老”,但陈姓兄妹8人却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而相互推诿责任,致使年近九旬的老母亲袁某无人赡养,老人无奈之下将8个子女告上法庭。2016年5月,巴东法院对这起赡养纠纷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有人认为,这样的家务事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进行法律处罚。法律的作用除了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  )

①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③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④指引、教育人向善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国家全力审查地方政府高层贪腐问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织成员、副院长曹卫平涉嫌严重违纪,2月接受组织调查,一个月后被免去职务,成为新年落马的首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 法律只对贪腐问题具有强制性

C. 只享受权利,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会受到加倍惩罚

D. 国家制定法律完全是为了惩治犯罪分子

 

查看答案

林肯说:“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这句话揭示了(  )

A. 道德与法律一样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 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C. 法律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D. 道德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正式的规则的是(  )

①法律 ②社会制度 ③守则、纪律 ④风俗习惯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