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哲写道:“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用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以琴或一瑟,谁能听得下去?从访问英国时谈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东西方文学巨匠,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谈到法门寺的城外琉璃器;从与印度总理莫迪的“西安会见”,到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宝蕴楼茶叙”,每逢出访或在国内举行外事活动,习近平主席经常在署名文章、演讲、活动中观照“文明交流互鉴互存”这一话题,这几乎成为外事活动的“标配”。“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随着习近平主席的身体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善于发现、欣赏、借鉴其他文明的价值,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应如何理解“文明交流互鉴互存”?(两方面即可)
(2)中学生应该怎样增长智慧,对待不同文明?(三个方面即可)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的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公祭仪式。第4个国家公祭日,正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唤起令国人心痛的民族记忆。公祭仪式上,人们垂首默哀,以降至一半的五星红旗和庄严肃穆的花圈作为背景,寄托着整个国家对这桩历史惨案中死难者的缅怀与哀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纪念先烈、追忆逝者是摆在每个国家和民族面前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到确定烈士纪念日,再到明确国家公祭日,中华民族的集体情感和历史记忆依托法律的建构,生发出更加强烈、庄重、具体的仪式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怀揣着相同的情感”“在心中点一支蜡烛,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国家公祭仪式之外,千千万中国网民在互联网上留下自己的心声和祝愿,汇聚成国家公祭日里最令人欣慰和温暖的一束束光亮。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设立一系列的纪念日,纪念先烈、追忆逝者有何意义?(三个方面即可)
(2)如果置身于庄严肃穆的国家公祭日现场,你将有何感想?(两个方面即可)
近日,中国美术馆近日的一个展览火了。这个名叫“美在新时代”展览,展出了包括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中国名家大师的画作,可谓拿出了中国美术馆压箱底的作品。由于参观人数众多,中国美术馆门前大排长龙,队伍从美术馆门前的五四大街经路口向北,一直排到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对面。人们惊呼,中国美术馆直追“故宫跑”。“故宫跑”,这个因为2015年故宫博物院展出《清明上河图》引发人们蜂拥看展而发明的词语,出现在2017年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上,又出现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上。从博物馆到美术馆、从一个展览到一种文化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优秀艺术作品的热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慕。

我省实施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近一年来,进入全省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困难群众达860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截至11月30日,全省困难群众享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待遇55万人次,支付资金8.6亿元。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就是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之后,对困难群体医疗费用再次给予报销,我省这项制度设计属于全国首创。其保障对象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困境儿童等四类人群。实施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 )
A. 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B. 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C. 减轻困难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 D. 说明我省的医疗事业在全国领先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前,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表述是“到22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两者相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有“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由21世纪中叶调整为2035年,足足提前了十五年!这源自
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B. 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提供了充分的基础和自信
C. 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其提供了足够发展动力
D. 实现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8月30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十九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面对新目标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要加强合作共事,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把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把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体现了 ( )
A. 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 B. 我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D.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