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几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案呈多发态势。调查发现,一些青少年学生崇尚“哥们义气”,不明是非;与社会闲杂人员混在一起,学会抽烟等不良嗜好;法制意识淡薄,受暴力网络游戏的影响,遇到问题常采取暴力行为进行发泄,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材料中表明未成年人缺少哪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材料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的校园暴力行为进行专项治理。
(2)国务院有关部门印发《通知》体现了什么保护?有同学认为:有了这一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近年,我国一些地方接连发生了校园恶性伤害事件,造成严重后果。 全国各地各 方面迅速行动,努力构筑保护校园安全的屏障,公安部门开始在校园周边增加警力,各学校及时配备专职保安,家长也都积极配合,提高警惕,严防校园周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请回答:
(1)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哪二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2)上述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
2016年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79年前这一天,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一场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根据国务院的决定,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联系材料,根据第10课《珍爱生命》回答:
(1)设立公祭日,主会场下半旗说明了什么?
(2)“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说一说我们应怎样呵护生命?
未成年人不能亲自到法院与另一方当事人对簿公堂,可以由成年亲属来完成。( )
未成年人在进行自我保护的时候,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
只要学校、家庭、国家共同努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就能得到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