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退休后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10年来,夫妇俩行了上万...

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退休后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10年来,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由此,他们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1)阅读朱敏才夫妇事迹,你一定对生命有了更多的理解。请说一说朱敏才夫妇的生命为什么美丽而精彩?

(2)朱敏才夫妇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请你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呢?

 

(1)①奉献使人生更有意义。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自己每一天能否好好地活着,更取决于生命过程中的付出和奉献。 ②每个人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以不同的形式为他人、为社会作着贡献,以不同的形式体现着生命的价值。 ③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生命已经逝去,可由于他们为他人、社会作出了贡献,其生命价值得到延伸。 ④付出是一种快乐。付出是一种奉献。我们在帮助别人,奉献自己一片爱心的同时,内心会产生助人的快乐。当我们的创造和付出得到他人认可、社会好评时,也将体会到付出的幸福。 (2)①热爱美好生活。热爱生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活中去,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当我们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追寻自己梦想的时候,更能感悟到生命的魅力、生活的意义。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就要争分夺秒地抓住今天,热爱、珍惜宝贵的今天。 ②从点滴做起。人生的意义是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来实现的。我们要勤奋学习,努力向上,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人生的价值也必须一点一滴地创造。我们要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多做有益于他人、社会的事。 【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运用,此题属于因果关系题,结合材料中朱敏才夫妇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无私付出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脚踏实地,对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XX学校积极探索校本课程课开设的新思路,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校园里有竹竿舞、花样跳绳、葫芦丝、手工编制、十字绣……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肯定。一位教体局领导这样说,校本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学生多元化发展。一位家长也高度评价,虽然是寄宿制学校,但是孩子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自己拥有了高雅情趣,远离了电脑、手机游戏等一些低俗的情趣。

(1)竹竿舞、花样跳绳、葫芦丝、手工编制……这些都属于什么样的情趣?

(2)如果你所在的学校也准备开设校本课程,你准备开设哪些?

(3)开设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为什么要开设校本课程培养高雅情趣?

(4)你能不能跟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才能使自己拥有高雅情趣?

 

查看答案

新华网报道:青春飞扬心理咨询室接待了很多患有“考试焦虑综合症”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学习压力都很大,每次考试前都紧张,出现了焦虑、烦躁、寝食难安等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1)上述青少年出现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自己的实际,请你谈谈情绪对人有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

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教师节,看到有不少的同学们在校门口给老师献花,心中有着许多的感慨。但这时听到,有一群学生在一起议论。一个说:“教师节也就是个形式,老师不就是在学校给我们上上课吗?”还有一个说:“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我们应该尊重老师。”更有一个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阅读材料后回答:

(1)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尊师、爱师?

(2)献花是表达尊师的一种方式,但更多的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新时代的你认为应该怎样尊敬老师?

 

查看答案

2016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全国妇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联合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开展好“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国家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因为(    )

未成年是祖国的希望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

未成年人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家万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为了测试一下现在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某报社记者亲自设局“拐骗”儿童。结果发现:85%的儿童轻信对方,愿意跟对方走;10%持怀疑态度,不跟对方走。这说明(    )

①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②未成年人大部分具有防范意识

③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④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