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关注中高考内容改革,预测政治命题趋向。2016年秋季义务教育品德、语文、历史学科...

关注中高考内容改革,预测政治命题趋向。2016年秋季义务教育品德、语文、历史学科,起始年级都使用了新编修订的教材,其中语文课本中大幅增加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小学一年级优秀古诗文增加了55篇,初中古诗文选篇124篇,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约占全部课文的40%。

    2017年河南中考思想品德《说明与检测》考点要求在2016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传统文化的考查不是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

   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1)小学和初高中为什么都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2)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除了古诗文,还有哪些表现形式?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有利于青少年培养高雅情趣,陶冶高雅情操;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文化强国。 (2)戏剧、武术、国画、书法、服装、饮食、传统节日、乐曲、乐器、对联等等。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解答此问时,可以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影响等方面说明原因;也可以从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说明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根据我们的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除了古诗文还有很多表现形式,如戏剧、书法、节日习俗、饮食特点等,只要学生从身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列举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2016年12月23日,教育部等11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推动研学旅行快速健康发展。《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也提出,要推动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启动研学旅行营地建设工作,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到省内外、国内外研学旅行,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在旅行中做到知行合一。

 

     今后,研学旅行将作为“必修课”真正规范化,让学生走出去,研学旅行将成为新高考下学生综合组织评价的重要途径。

 

查看答案

祖国在我心,萨德入韩激民愤。2017年2月,韩国乐天集团同韩国国防部正式签署“萨德”换地协议,乐天集团同意转让星洲高尔夫球场用于部署萨德系统,乐天集团的这一行动激起中国民众的不满。有网络舆情调查显示,95%的网友表示将支持抵制乐天。我国外交部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称,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要有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决定,对于乐天集团的上述行为,作为中国公民的你,应该(    )

A. 参与示威游行,打砸乐天商店    B. 抵制萨德入韩,制裁相关韩企

C. 维护国家利益,拒购乐天商品    D. 增强国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

 

查看答案

“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是今年3.15的主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购、网约车、订机票、租房……”的网络消费渐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但随之而来的网购中质价不符、虚假打折、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微商购物“杀熟”、电商随意撤单等违法失信问题让消费者烦忧。对实现“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看法正确的有(    )

A. 完善网销立法,严惩网络失信    B. 强化行政监督,畅通维权渠道

C. 宣传消费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D. 拒绝网络消费,实现消费无忧

 

查看答案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2016年全国两会,“工匠精神”一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时隔一年,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工匠精神”。有网友评论:“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校,而是追求职业技术的完美和极致,成为某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和高级工匠”。这启示我们(    )

A. 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B. 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都能出人才

C. 职业学校学生更需要有工匠精神    D. 读职业学校更利于成为有用人才

 

查看答案

道德与法治,成长的双翼;核心素养,必备的品格与能力。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16年秋期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i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中。这种修改(   )

 

A. 有利于减轻中小学生过于严重课业负担    B. 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C. 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加强道德法制教育    D. 表明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