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读新闻,做点评(15分) 新闻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

读新闻,做点评(15分)

新闻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 。

新闻二:2016年12月7日,山东省曹县篡改高考志愿案一审宣判,曹县人民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被告人程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

新闻三:2016年原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等超过40位省部级官员受审或判刑。

(1)新闻一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新闻二中的程某某是什么违法行为?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3)新闻三中省部官员受审或判刑说明了什么?体现了依法治国哪一基本要求?

(4)为了确保司法公正,我国建立起的多渠道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 犯罪的特征: 第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第二,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 (4)党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等。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从材料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词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犯罪行为具有三个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受到刑罚处罚。这三个特征是判断罪与非罪的标准。从材料中“程某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中可以看出,程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因为有期徒刑属于刑罚中的主刑。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第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第二,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的能力,难度值中等。省部官员违反了法律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材料中体现的是违法必究。 (4)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党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材料一: 小强有点口吃,但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弱点,一直很乐观。同时,他注意朗读与说话训练,努力争取在别人面前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不仅自信心增强了,思考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很受同学的尊重。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2)材料二: 陆川县周某、刘某、吴某3名未成年人,由厌学到辍学再到小偷小摸,2017年3月15日因无钱上网竟然凌晨结伴持刀抢劫屠夫。近日,陆川县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了这3名犯罪嫌疑人。 你从这3名辍学少年的成长历程有何认识?

(3)材料三:我国五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评选,每年都要为优秀劳动者颁发“五一”劳动奖章。党和政府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揭示的道理是(   )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②改革开放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2016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是大力宣传宪法,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之所以要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③宪法是一切法律之和                    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小玲在填报中考志愿时打算报考某职业技术学校,可是她的父亲说:“读中职没出息,将来只能当工人”,如果请你劝其父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都能出人才        ②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③只要勤奋学习,就能成为高层次人才        ④没有没出息的职业,只有没出息的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六代,我去买六袋苹果。”要解决这一搞笑微博所折射的贫富差距问题,最根本途径是(   )

A. 不要攀比,提倡勤俭节约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C. 加大扶贫力度,改善民生    D. 坚持按劳分配,消除收入差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