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生活情境 问题 早饭时,妈妈气愤地说:“影楼居然没跟我们打招呼,就把我们家的照片...

生活情境
 

问题
 

早饭时,妈妈气愤地说:影楼居然没跟我们打招呼,就把我们家的照片放在橱窗里,以此招徕顾客。
 

1)影楼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小刚:今天真郁闷!因为同班同学小林在班里散布谣言,说我曾经偷过同学的东西、考试作弊等,真是让我很生气。
 

2)小林侵犯了小刚的什么权利?小刚该如何维权?
 

小军和网友聊天时,将小丽家的住址、电话等信息告诉了对方,小丽为此多次遭到他人的骚扰。小丽得知此事因小军而起,便找小军评理,要求小军赔礼道歉并制止其网友的行为,小军却不予理睬。小丽一怒之下,找了一帮朋友,把小军痛打了一顿。
 

3)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别对小军和小丽的行为进行评析。
 

 

 

(1)影楼的做法是错误的(或者是违法行为),理由: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情景一中影楼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名誉权(或人格尊严权)小刚维权的途径:当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侵犯时,要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名誉权。 具体来说:①与小林(或其父母)交涉协商,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 ②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责令小林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3)小军未经小丽同意,透露小丽个人信息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侵犯了小丽的隐私权。小丽找小军,要求小军赔礼道歉,并制止其网友骚扰的评理方式是正确的。因为她有权用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小丽找朋友痛打小军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她没有以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侵犯了小军的生命健康权。可见,青少年要学法守法,依法办事。 【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肖像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属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角度,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不受侵犯,题文中的影楼未经他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侵犯的他人的肖像权,所以说错误的,理由从侵犯肖像权的表现回答即可。 (2)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名誉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属于是什么和怎么做的角度。从题文中的关键信息“散布谣言”是对他人的侮辱和诽谤,所以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当我们的名誉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以及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隐私权和生命健康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评析题,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角度回答,题文中的电话和家庭地址等属于公民个人隐私,受隐私权的保护,题文中小军的做法是错误的,理由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回答即可。题文中小丽找小军要求其赔礼道歉,并制止其网友骚扰的评理方式是正确的,因为她是用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找人打小军的做法,侵犯了小军的生命健康权,是违法的。所以怎么做的角度,从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角度回答即可。 考点:肖像权;名誉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4年,三亚将投入28亿元用于解决三亚人民群众最急需、最盼望、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中,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将全市8500名城市低保对象人月均保障标准由440元提高到480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将全市1万名农村低保对象人月均保障标准由360元提高到400元。

材料二: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在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公平”一词共出现了20次,

引人瞩目。

(1)结合上述材料,请分析三亚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与扶持体现了对什么的追求?

(2)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系统,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中的哪些行为能够体现出公平合作?

(3)怎样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的公平?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是

A.小超给同学取侮辱性的绰号

B.小杰将同学小吉的照片作为投飞镖的靶子

C.小虎上学迟到,在门卫登记册上签了同班另一个同学的名字

D.小游在自家阳台上玩玩具玩具不慎坠落,硬伤了过路的行人张某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②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③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应采取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的个人利益在根本上一致的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新年后学校举行了一次捐款活动,很多同学将自己的压岁钱捐给了贫困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财产行使了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查看答案

南京的一名未成年人学生在埃及著名历史文物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悍然刻下极具中国特色的“***到此一游”几个汉字,引起国人一片热议。下列热议中正确的是

A.该同学的做法无可厚非,他有言论自由           

B.该同学正确行使了作为一名游客的正当权利

C.该同学在观赏历史文物时应履行保护文物的义务   

D.未成年人没有署名权,不能随意在文物上署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